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7:07:54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以来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自豪感或羞耻感、自卑感.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2、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3、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
1、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更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生命价值观的导引与驱动下进行的.在人类漫长的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历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已有本我的超越、对自身有限性的突破,正是无数个体对生命价值的寻绎绘就了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画卷.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体验中具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生命价值观从层次上看,既有原始的、朴素的、零碎的,也有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前者更多的是感性的、自发的,而后者则更多的是理性的、自觉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生命观,使生命价值观摆脱自发、感性、零碎的痕迹而超升到理性、系统和科学的境界.
4、对于生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看,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和环境适应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生命的存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生命体不能脱离与外界的关系而存在;二是构成生命的各个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能作出有机反应;三是生命的各个组成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正是在开放中才能与外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具有三个特质:一是与其他个体密切关联;二是具有一个内在的完整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因此是一个生物;三是经过不断努力的自我超越,以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改造.
5、与“生命”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的总和, “生命”是“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生活”是“生命”的表征和显现.一般而言,生活的存在更多地带有特殊性,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和体验到的人生滋味都各不相同;但从生命的存在角度看,则更多地显现出“普遍性”的品格:人的自然生命都源于一种血缘性存在,都具有相同的生命构成的化合物,人的文化生命都源于人的超越性本能,这可称之为生命的“大同”.但是,这种生命的“大同”只是一种基础性存在,由于人的生活的“个性化”倾向和“特殊性”特征,每一个人所演绎出的现实的生命画卷又驳杂纷呈,这就造就了生命的“大异”,生活就是生命从“大同”走向大异的中介.“生存”泛指一切生命的存在,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存在都可称为“生存”,它是一种物性、感性的对象性的实存.对人而言,“生存”是指人的生命的最起码的存活状况.“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也是“生存”始终围绕着展开和旋转的轴心和主体.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人们是为了什么以及怎样“生活”和“生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人生观的思想理论基础,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有的成了英雄,流芳百世,有的却成了狗熊,遗臭万年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初他们参加正确的时候,其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革命,有的则是为了当官、发财、出名,所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拿毛泽东和周佛海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来说,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结果他从韶山冲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周佛海在党的一大以后说过,他之所以参加革命,就是想当官、想发财、想出名.由于个人的目的一时未能实现,后来他便投到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民族的败类,最后人民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从党的一大代表的不同人生轨迹中,我们基本上知道了什么叫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人生目的,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人生在世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人生态度,就是怎样立身做人,怎样对待和处理人生当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人生评价,就是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生评价是人生观的基础.
8、 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它全面正确地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等基本问题,是迄今为止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自觉地坚决地做到“四个反对”与“四个树立”. 第一,反对利已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第二,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奋斗拼搏的人生观.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满足个人的吃喝玩乐,那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那只能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讲的“猪栏的理想”,必然走向堕落和歧途.倘若“你活着为享乐,我活着为享乐,大家一起来享乐”,谁来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呢?与之相反,奋斗拼搏的人生观认为,幸福与奋斗、拼搏紧密相连.幸福的源泉在劳动和创造之中,在谋求集体利益的奋斗之中.只有人人都奋斗拼搏,对社会尽职尽责,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才能提供人们享乐的物质条件.这种人生观揭示了“幸福”二字的真正含义.无产阶级从来不反对正当的个人幸福和适度的物质享受,但要求必须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统一起来,把劳动创造和生活享受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马克思有句名言:“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恩格斯也曾深刻地指出:“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反对游戏人生的人生观,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在思想品德上,应追求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在工作作风上,应追求令行禁止,艰苦朴素,勇于开拓,百折不挠;在生活情趣上,应追求健康向上,以苦为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在行为仪表上,应追求服饰整洁,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开朗大方.有一位名人说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是短暂的,但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好与坏、成与败、善与恶、荣与辱、顺与逆都有一个临界点,这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你是游戏她,还是郑重对待她.”在社会生活中,权力地位、金钱美女、安逸享乐,富贵荣辱等五花八门的诱惑,始终影响着我们.我们只有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才能做到善于把握自我,见权不争,见钱不贪,见色不迷,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始终以旺盛的精力学习和工作.
第四、反对消极颓废的人生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坚信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坚信自己的事业必然取得胜利,因而其人生态度始终是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有了这种人生观,就能在人生征途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对这个问题,大家熟悉的陈毅元帅曾经讲过一段话,非常深刻.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蒋介石派出重兵,对朱德和陈毅率领的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斗争异常艰苦.在这样的形势下,部队士气低落,一些人悲观动摇起来.为了在困境中保住这支队伍,坚定大家的正确信心,陈毅召开全体军人大会,亲自作政治动员.他说:“南昌起义是失败了,但南昌起义的失败不等于中国正确的失败,中国正确最终会成功的.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局面的考验.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败退却的情况下,做英雄就困难得多了.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后来,这支队伍在朱德和陈毅的率领下,终于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 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于井冈山.作为肩负崇高使命的正确战士来说,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陈毅元帅的这段话,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逆境和挫折失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驾驭人生之舟乘风破浪,扬帆前进.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作为本课的结束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