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篇短文言文,(三五句话那种)加注释和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7:05:52
求20篇短文言文,(三五句话那种)加注释和翻译
求20篇短文言文,(三五句话那种)加注释和翻译
求20篇短文言文,(三五句话那种)加注释和翻译
这种东西一堆堆.《论语》里很多,如卫灵公篇第十五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原文】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原文】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原文】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原文】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
15·5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
15·6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2)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3),行乎哉?立则见其参(4)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5)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6).
【注释】
(1)行:通达的意思.
(2)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音mò,在北方.
(3)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4)参:列,显现.
(5)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6)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原文】
15·7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卷”.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
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原文】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原文】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原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原文】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7)侫人.郑声淫,侫人殆(8).”
【注释】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6)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
(7)远:远离.
(8)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原文】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1)者与!知柳下惠(2)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原文】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原文】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
(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原文】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原文】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原文】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原文】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原文】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文】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原文】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原文】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原文】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原文】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原文】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原文】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15·37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原文】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原文】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张用良不杀蜂
原文: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脱。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
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太仓人张用良,小时候揭开蜂窝,而曾经被蜂刺伤,所以十分憎恨蜂。后来只要
看到蜂就千方百计地扑杀。一天傍晚,(张用良)见一飞虫被...
全部展开
张用良不杀蜂
原文: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脱。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
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太仓人张用良,小时候揭开蜂窝,而曾经被蜂刺伤,所以十分憎恨蜂。后来只要
看到蜂就千方百计地扑杀。一天傍晚,(张用良)见一飞虫被蛛网粘住,拼命挣
扎却难以脱身。蜘蛛急忙缠住虫子。忽见一蜂飞来刺蜘蛛,蜘蛛逃跑了。蜂儿又
多次含水润湿那只飞虫,很长时间飞虫才逃脱。张用良被这蜂的义气所感动,从
这以后不再去扑杀蜂了。
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
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译文:起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
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
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要
处理许多事务,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非常惊奇
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与人
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
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李绩为姊煮粥
原文:英公李绩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
何为自苦如此。?”绩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煮粥,
复可得乎?”
译文:李绩虽然是宰相,但他的姊姊生病,李绩必定亲自替他姐姐煮粥,火把李绩的
胡须烧着了。他的姐姐说:“我们家里男的女的用人多得很,为什么你要自己如此辛
苦呢?”李绩回答说:“我难道是为了没有人的缘故吗,是因为现在姐姐的年纪老了,
我的年纪也老了,即使想一直替姐姐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陶侃惜谷
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
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
足。
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
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拿了一点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
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因此老百姓都勤
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反裘负刍
原文: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译文:魏文侯出游,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这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皮衣背柴
草?”那人回答说:“我爱惜我皮衣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
依附了吗?”
七录
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毕朗读一遍,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
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要朗诵一遍,就焚烧掉,
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
都冻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
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母亲就用芦苇秆在地上
写字,教给他书法。让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
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就把文章抄下来。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
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了。
张无垢勤学
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
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宝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
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用微弱的晨光读书。向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
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穿井得人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宋国的丁氏,因家里无井而出去打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凿了一口井,告诉
别人说:“我凿井(相当于)得了一个人(劳力)。”有听到的就又告诉其他人说“丁家凿井得到
了一个人。”宋国的人谈论此事,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国君就派人问丁氏。丁氏回答说:“相
当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文征明习字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
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再三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
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
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
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
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
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薛谭学讴
原文: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躬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认为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拍节,唱着悲伤的歌曲,声音振动林
中的树木,响声止住了飘动的云彩。薛谭于是自己向要求返回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
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三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稠粥不继,日再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
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范仲淹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
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曾经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水洗脸。吃饭上顿不接下顿,每天
只吃两顿饭。于是他领悟了儒家经典的意思,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译文:王充死了父亲,乡里的人称赞他很孝顺。后来(王充)到了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
班彪为师。他喜欢广泛阅读却不死守他人的观点或语句。他家里贫困没有书,经常到洛阳的
街市店铺游逛,阅读(别人)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记住。时间长了,就通晓了各家各
派的言论。
原文: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
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
知师夙用者。顿觉惭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译文: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己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师父说:“我有一箱
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由于东西封条封得不是
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从前用过
的。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学得十分精通。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
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陶侃青年时期,作过掌管渔业的小官,曾(派人)把一陶罐腌鱼送给母亲,他母
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作小官,用公家的东西
来送给我,不但对我毫无好处,反倒使我担心。”
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
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泳(过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
同伴们说:“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
这就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
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糊涂到了极点,自己
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原文: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之而已,复问公何姓。
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俯而去。
译文:王安石退居到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布,拄着手杖,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
人在那里高谈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好久,有一个客
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只是点头,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
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蛙与牛斗
原文:蛙于草中,视牛渐进,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
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
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腹裂而死。牛历其旁,践蛙尸于
泥上。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译文:一只青蛙在草中,看见牛慢慢过来,认为是很大的东西,十分嫉妒它。
于是吸入空气鼓起肚子,想要超过牛,问同伙:“我的肚子稍微大点,像牛吗?
”同伙说:“距离远着呢!”青蛙十分气愤,又吸入空气鼓起肚子,说:“现在怎么样?
”(同伙)说:“和前面没有异处。”青蛙猛地跳起来,再次吸入空气鼓起肚子,片刻,
肚子裂开而死了。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它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上。这就是自不量力
的人。
顾况戏白居易
原文: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不大易。”及读
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
之耳!”
译文:白居易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名声没有振兴,用歌和诗投送顾况。顾况戏弄他说
:“长安物价很高的,居住在这里很不容易。”到读完《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后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居住在这里又有什么难
的。我前面的话只是戏弄你罢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