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会影响对木兰的形象刻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6:05:15
《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会影响对木兰的形象刻画?
《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会影响对木兰的形象刻画?
《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这样是否会影响对木兰的形象刻画?
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辞》.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后收入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一般认为是北魏与柔然战争中民间创作的作品.关于木兰其人其事,文献虽有种种记载,但均属民间传说.这首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荣立赫赫战功后重返故乡的故事.塑造了木兰朴素善良、骁勇刚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荣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全诗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精心选材,中心突出,繁简得当,语言刚健质朴,风格粗犷豪放,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写了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我们不必把这个故事当成真人真事来考证.但有些研究者对这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地点的考证,我们大体是同意的:它即使经过唐人的修改,但应该是产生于北朝的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这一时代的清况,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一)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社教;
(二)当时战争频仍,在沙场战死的,兵慌马乱时被屠杀、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人民;
(三)当时的赋税、徭役,特别是军事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