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宗教艺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9 06:04:49
如何理解宗教艺术如何理解宗教艺术如何理解宗教艺术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

如何理解宗教艺术
如何理解宗教艺术

如何理解宗教艺术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那么什么是宗教艺术呢?: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数和佛教,而其它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中国人习惯上称中国有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指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而实际上只是在世界三大宗教基础上加上了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天主教与新教(中国人俗称基督教)乃基督敦三大致派中的两大敦派,另一大派是东正教.这三大敖派虽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仍被视为同属一教.
  当然,社会上也流行有世界七大宗教或十大宗教之说,但分法不一,大体包括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罗门教)、神道教、摩尼教(基于琐罗亚斯德教)、锡克教等.西方人还将中国人传统信仰“儒教”也算作一大宗教.这些宗教都是由民族宗教或古代宗敦发展演变而来,与它们各自的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
  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因此宗教中有求雨去干旱,歇地震以及其他消除灾害的祈祷方式,同时也崇拜河流山脉、岩石森林等.例如,对印度教的教徒来说,最神圣的是恒河;乔登河对基督教徒又有特殊的意义;日本的神道教崇拜富士山,而墨西哥人崇拜火山. 麦加的穆斯林人将“黑石头”视为神圣,认为它是安拉自天上赐给人们的.在基督教的仪式中,常青树作为一种象征永生的标志经常被种在墓地里.佛教之于莲花和菩提树;日本神道教,对于针叶树都连带有经济影响.
  人们对牛的崇拜可能和月亮有关,尤其是印度教,有人推论,这是因为牛角的形状,颇似新月形.因对牛的崇拜导致了人类祖先对牛的驯养.
  自然界的灾害常使宗教有各种不同的祈祷形式.美国的大平原区的教堂,在干旱年代有求雨的仪式,以求甘霖.中国的华北地区常受蝗虫之害,因此当地建了许多的猛王庙,有的地区竟多达900多座,以期蝗虫离去,保佑谷物丰收.
  三个重要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是一神教.有些地理学家想从自然环境中解释其原因:这三种教都发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于一神教的喇嘛教也发源在中国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区.这些希伯来人、阿拉伯人、中国西藏人、蒙古人整年整月放牧于单调的自然环境之中,茫茫沙漠,一片寂静,而月明星皎,种种肃穆容易使牧民相信万物为一人所主宰.
  美国地理学家曾经调查过美国西南部教徒对自然界的看法.大致说来,大部分(72%)西班牙后裔的天主教徒认为人类应该归顺自然;摩门教(55%)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寻求和谐,其方法是正常生活,不喝酒,不吸烟,而且努力工作;而一半盎格鲁后裔的得克萨斯的新教徒(48%)认为,人们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可以避免自然界的灾害的;2/3的印第安人则认为人类应该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
  宗教的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以及说产生的一些艺术事物 比如上两图展示的都西 人们崇拜某些事物 并做出一些类似的事物用来保护 装饰 膜拜自己 就是很好的艺术表现.
  下面我来主要介绍下 中国的宗教一些具体的有着代表性的宗教艺术作品
  例如:图..
  2. 莫高窟的概况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1. 【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
  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宗教中的大多事物的产生就是艺术的产生.很多的艺术形式都是有宗教发展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