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 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 一定要是上教版的!是上教的 是七下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12:56
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一定要是上教版的!是上教的是七下的!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一定要是上教版的!是上教的是七下的!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一定要是

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 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 一定要是上教版的!是上教的 是七下的!
上教版
类似课堂笔记啊 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 一定要是上教版的!
是上教的 是七下的!

上教版类似课堂笔记啊 每个单元的提纲都可以 一定要是上教版的!是上教的 是七下的!
太长了,分你两个部分发.
这是(上)
第一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
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规模不同; 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
①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
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
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2.具体事例点拨:
⑴请仔细观察,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250000

0 10 2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⑵把下列社区与其相对应的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农村
生活小区 功能社区
街道
城市 自然社区
大学区
农场
高科技园
县 行政社区
工业区
⑶请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地图.
杭州的小光准备暑假到西安去旅游 旅游景区图
小红想找摩纳哥的位置 世界政区图
小静向同学介绍黄山的主要景点 中国交通旅游图
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P20
2、地球中面积广大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请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P21
4、请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要求在纸上能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黑海海峡.
6、请掌握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阅读课后图册)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8、世界气候 P25
纬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甚至几年不下雨
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皆为冬季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气候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P25-26
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区中的动物)
12、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P29
13、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见书本P41页.
1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P30
15、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都位于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
16、国界线范围内的邻陆、邻水、邻海和邻空,总称领土.世界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顺序请掌握.P32
17、世界上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绝大部分的亚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P33
18、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有关方面来回答.(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P33-34
19、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
20、地球每转10需要4分钟,即转150需要1小时,我国东西之间跨经度达62度,则东西之间时间相差4个小时多.其中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世界上又把西经7.5度——东经7.5度之间的地区叫零时区(中时区),向东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向西也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加起来正好是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英国伦敦为零时区,北京为东八区(中国时区相差4个时区).东京为东九区.
2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请掌握.由此来练习掌握地球上的某一个点的位置.(给出某一个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什么半球,什么纬度带,什么温度带)P36
第三单元复习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P40
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P40-41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第二级是县、市、区、自治县等.第三级是乡、镇、街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行政区划.P42-43
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P42-43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是世界的3倍.P44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P45
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广西壮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民族有19个.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P45-46
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五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要求掌握,并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节日、服装、信仰的宗教.
14、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5、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P50
16、请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P48-49
17、正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影响到我国的气候东部降水量比西部丰富,东部气温比西要温暖.也影响到我国的河流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18、正由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可以在我国种植.
19、请掌握我国气候的分布.尤其是舟山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舟山的地形主要是以丘陵为主.
20、夏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夏季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而且是气温较高的时期.所以季风区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气候比较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洪涝或干旱这样的自然灾害.P51
21、掌握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风向、发源地.P50
2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这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23、黄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各段 范围 水文特征
上游
巴颜喀拉山北麓——
内蒙古河口镇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缓2、峡谷段:水流急、峡谷多、水能丰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减少、水利工程发达.
中游 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汹涌,泥沙大量流失
下游
河南孟津——黄河入海口 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
24、如何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 P54
(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2)、在下游培修大堤,“引黄淤灌”.
(3)、在上、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如: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初步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等效益.
25、黄河、长江比较项目 长 江 黄 河
源头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颜喀拉山北麓
入海 东海 渤海
干流长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5400千米 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
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
晋、陕、豫、鲁(9个)
水系形状 “之”字形 巨大的“几”字
上、中、下各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 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中游:汉江、湘江、赣江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水利工程 上游:二滩、三峡、葛洲坝
中游:丹江口(汉水) 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
26、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是内河航运中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P55
27、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P48
28、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措施可以有: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29、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有:黄河小浪底(黄河的中游),长江三峡工程(全国最大的),及长江的葛洲坝(两个都位于长江的上游)
30、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范围: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31、南、北方两地的差异:P60-61
比较项目 南方 北方
一月均温
(高于或低于0℃) 高于0℃ 低于0℃
年均降水量
(大于或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土地类型 水田 旱地
主要农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小麦、玉米、甜菜、花生
人们的主食 米饭 面食
建筑风格 “人字形”屋顶,多敞口 平顶居多,多封闭、严实
32、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范围:西部地区为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6个省.请掌握哪些省区属于西部.P62
33、东部和西部各自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P63
东部: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多,交通便利.
西部: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4、游历华夏(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公路: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运:运量大,运费便宜,速度较慢,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
航空:运量小,速度快,运价高;
管道运输:运量大,运费低,安全可靠,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5、请把南北差异的情况运用到具体的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去.
特别要注意的知识点:
1、俄罗斯与印度同我们中国各有两段边界是相连的.
2、中国有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3、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的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甘肃省邻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经的省是湖北省;
4、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5、我国的重要的几条地理分界线:
中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风底斯山一线;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6、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中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7、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条线是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阶分布).P49
8、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9、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如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气候、降水的差异是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风的影响.P51
第四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⑴家住平原P70-73
①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湄南河平原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气候高温多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②美国中部平原农场的生活图景:
A.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
B.劳动人手不多.
C.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D.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③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差异:
内容 泰国湄南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 北美洲中部
人口密度 密集 分散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大豆等
农业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 机械化作业
生活水平 较低 较高
⑵与山为邻P74-77
①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地、雪山.P74
②元阳县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A.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常年不断的雨水,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合理的引水渠道,使雨水得到了有效利用,灌溉了层层叠叠的梯田.
③卢卡索的旅游业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有利方面:A.人们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了外出打工的辛劳;B.能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C.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不利方面:A.盲目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B.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影响到该地区长远的发展.
⑶傍水而居P78-83
①太湖流域最初的形成、发展情况:
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出现小城镇.
②与过去相比,大鱼岛渔村的生产、生活变化情况:
生产方面的变化:A.由单一捕捞到人工养殖、耕海牧鱼;B.由木制帆船到机动渔轮;C.由简陋渔具到新式网具;D.由个体打鱼到渔业集团公司的大规模生产;E.由对水产单一腌制到冷藏、加工多样化;F.由只能在近海捕捞到中海、远洋捕鱼.
生产的变化带来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面的变化:A.由低矮的平房到渔民新村;B.由生活的贫穷到幸福美满.
③意大利如何因水而生、而兴、而美、而危,如何因水再兴.
⑷草原人家P83-86
①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A.澳大利亚地势平坦、开阔、干旱、草原面积广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B自流井多,地下水资源丰富,解决了牲畜的引用水.
C动物具有古老性,使羊群缺乏大型野兽的袭击.
表现A.羊比人多.羊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在1亿只以上,澳大利亚全国人口只有1700万,平均每人拥有羊6只以上.
B羊毛量大质优.羊毛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②内蒙古草原人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色:(略)P84-85
⑸干旱的宝地P87-89
①坎儿井的构造及优点:
坎儿井的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的优点:
A.减少强烈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
B.深埋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证水质优良;
C.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的“清凉剂”;
D.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
②丝绸之路的荒废对现代绿洲农业的发展的启示: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技采用滴灌等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丝路明珠和石油宝库的异同
不同点 丝路明珠 石油宝库
位置 中国西北部 阿拉伯半岛
主要特点 绿洲农业带来财富 石油资源带来财富
解决水问题的措施 坎儿井 修建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厂
农产品 葡萄、哈密瓜、小麦 椰枣、小麦、水稻
相同点 ①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 ②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
⑹文明中心——城市P90-95
①国际大都市应具备的条件
应该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交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科学技术比较发达;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②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已具备的条件: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在中国海岸线的中部,东临太平洋,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对外贸易和交流极为方便,其远洋运输业连接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上海具备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优越的先天条件;历代上海人民的不懈努力,使上海这座城市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有目共睹: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办事处,上海是中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城市.上海证券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日益成熟,上海证券大厦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标志性建筑.
③筑波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为人们的安全、便利着想,要让人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应该千方百计地改善城市的环境,充实城市的文化生活,营造和睦友善的社区氛围等.
④巴黎获得“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美誉的原因:
因为巴黎的艺术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正是巴黎人对艺术的热爱、欣赏、接纳、传承,才使各种艺术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无论在何时,都能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
⑺来自家乡的报告
①描述家乡的基本点:
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经济特点:如主要的物产及其分布.
人文特点: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著名人物.
2.具体事例点拨:
事例一: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有很多相似之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横卧在长江中下游的两岸,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稻田鱼塘遍野,平原表面有一些起伏平缓的山丘.由于地处亚热带,又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1)如果你是生活在这的农民,你会选择种植哪种农作物?为什么?
(2)你认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湄南河平原地区的人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点拨:(1)选择种植水稻.因为这里地处亚热带,又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分充足;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有利于灌溉和排涝;人口密集,有大量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的劳动力.所有这一切,都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
(2)都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生产水平都普遍较低,靠人工劳作来完成,因而人口分布都比较密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能团结互助,互相帮助和协作劳动;民居中的屋顶都是“人”字结构;都以稻米为主食;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稻作文化”.
事例二:连线题:
乌镇
威尼斯 水乡古镇
周庄 耕海牧渔
大鱼岛村 水上都市
绍兴
舟山
事例三:小王在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决定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调查,以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其显著变化.为此他选择了一个调查题目:××服装业的发展.
他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也许有了你的帮助,小王会进行一次成功的社会调查.
要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服装业的发展,他需要做的是:
(1)他可以调查当地人文环境的哪些方面?
(2)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文字资料?
(3)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实地状况?
(4)除此之外,他还可能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
点拨:
(1)服装发展的历史、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对服装发展的影响等.
(2)上图书馆、上网、报刊、去相关部门.
(3)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服装业内人士、参观服装工厂等.

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时间:约公前2070年,建立者:禹,...

全部展开

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时间:约公前2070年,建立者:禹,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识图:秦朝行政系统简表、秦统一文字表、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识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知道三国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结婚。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强化皇权:明废丞相、清设军机处等。
(2)八股取士。(3)大兴文字狱。
2.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联系地方史)
4.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雅克萨之战:清朝时与沙俄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6.郑和下西洋: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远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识图、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消耗国力,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7.“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八、科学技术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识图:都江堰示意图)
2.长城:是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3.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识图:造纸术外传时间表)
②印刷术:唐朝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指南针:宋朝时期发明,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④火药: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我国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4.大运河: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识图:隋大运河示意图)
九、思想文化
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2.佛教传入: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3.《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P2
1.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元谋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二、黄帝与炎帝----“人文始祖” P12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他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和与其有关的贡献: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炎帝、黄帝与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形成
(1)炎黄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2)炎黄在“阪泉之野”大战后,炎黄二部落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尧舜“禅让” P15
1、禅让的含义: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尧舜禹。禹治水;尧传舜,舜传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2、禅让制的结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传位给儿子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四、西周的分封制 ★ P28
1、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主要内容:(1)周王把某地的土地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事务。(2)周王分封的对象: 自己的子弟和同姓、功臣、前代贵族的后裔。(3)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4)周王主要国家有:燕、齐、鲁、宋、卫、晋、吴等。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消极作用:导致诸侯割据争霸。
五、齐桓公称霸(首霸中原) P34
1、背景(原因、条件):
(1)经济上:齐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2)政治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齐国富强;
2、称霸手段: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3、称霸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盟会。
六、商鞅变法: ★ P43
1、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秦国落后面貌.
2、支持者:秦孝公
3、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4、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5、意义(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甲骨文与青铜器 P46
1、甲骨文概念: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
2、内容: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3、作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4、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周也有甲骨文。
5、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 出土于殷墟。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八、孔子及百家争鸣 ★P50
(一)、孔子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2、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两部分。“仁”就是爱人。“礼”就是约束自己,加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2)在政治方面: 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民,以“礼”治国。
3、伟大的教育家:(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时,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3)培养学生30000多人,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等。
(二)、百家争鸣
1、派别及其主要思想
派别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道家 庄子 战国时期 《庄子》 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 孟子 战国时期 《孟子》 主张 “仁政”, “民贵君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兵家 孙膑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儒、法、道不同治国主张
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提出“无为而治”。
3、影响:各家互相辩驳,互相影响,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九、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 P54
1、修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作用:它的建成,化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
十、 “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 ★P66
1、统一背景: ①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②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临国的土地;③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2、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 、齐,统一中国。
3、秦朝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 年 建立者:嬴政 都城:咸阳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4、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中国建立长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十一、陈胜、吴广起义 P66
1、战争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具体表现:①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②沉重的赋税;③ 刑法严酷; ④ 秦二氏的统治更加残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直接原因:被征发到渔阳戍边的农民误期。
2、战争过程:
(1)开始时间:公元前209年
(2)地点:大泽乡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建立政权:张楚政权
(5)结果:失败
(6)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十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 P69
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政治方面:废分封,立郡县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正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二)、经济方面:
1、统一车辆形制、轮距,修筑驰道。
2、统一货币 (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 钱为标准样式铸币)。
3、统一度量衡
(三)、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 (规定以小篆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又推行隶书)。
(四)、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五)、军事方面:北御匈奴,筑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十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P74
一、措施:(一)政治方面:
1、 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二)、思想方面:
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加强
2、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设官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三)、军事方面:
抗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二、影响: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十四、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P81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此行虽然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了解了沿途的情况。
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即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西汉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
(3)评价(作用):丝绸之路成为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深远影响。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中西交通交通的重要渠道。
十五、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P86
(1)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纸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改进: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原料。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3)外传: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非洲,后来传入美洲、大洋洲。
(4)意义(贡献):对世界文化传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十六、佛教的传入、道教、《史记》 P91
(1)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渐传到中国。
教义: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一切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影响:有利于维持封建等级秩序;有利于给贫困民众以精神上的安慰。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道教的出现: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
(3)《史记》
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史记》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十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p101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
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3、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后定都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