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6 15:20:23
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就意象来

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
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

杂诗十二首和咏怀八十二首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的不同
就意象来说,两首诗都选取了“月”与“风”.
前一首描写道: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动着诗人的衣襟.
这似乎只是写不眠之夜之景,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诗人身上的东西.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他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的诗人的心境,内心孤独苦闷.
后一首则描写道:太阳落山,月亮从西阿东岭跃出,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
后一首诗增添了“冷席”这一意象.
日月更迭,万里清辉,“荡荡空中景”,无比的清旷,一开篇就显出悲凉的气氛.接着晚风、冷席,点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以天寒衬托心寒,刻画诗人“不眠”的凄寒心境.
象显意隐情深,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意象背后的东西.孙绍振先生曾这样指点我们,说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我们就是要找到、品出其中的情意.
说了意象与意境,我们再谈谈艺术构思.如果意象和意境是群体的、局部的,那么诗歌的艺术构思则是整体的,涉及到线索、思路、结构,合在一起就是意脉.还涉及到艺术表现手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一开始就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这可不作实景.不过,也可以把这“夜”看成是司马氏专制的恐怖之夜,政治环境险恶,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有人这样说诗人阮籍“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多隐避.”这首诗传达的就是一种不直接道明的隐忧,一种欲排遣忧愁而不能的绝望,一种孤独与不安.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
五六句,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比喻与象征,写出诗人在无边无际的惊惧中,犹如惊弓之鸟的状态.这两句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出凄清的环境,还衬托出诗人的孤独苦闷的心情: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之下,诗人如同“孤鸿”“翔鸟”,悲慨无处诉说.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到主观的自我:他只能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杂诗十二首(其二)》主体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可谓光阴流逝.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这四句已经透出悲凉情调.
接下来四句,诗人因气候的变化而感触到季节的改移,以至不能够成眠,体认到黑夜的漫长.这一些暗示着诗人的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道出陶渊明“不眠”之因.他想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可见着实孤独寂寞.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渊明曾有诗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日月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总而言之,这首诗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他的诗歌,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
孙绍振先生说,中国古典抒情诗的分析就是要“突破表层,把深层的意脉起伏揭示出来.意脉决定情感的特殊生命”.
分析这两首诗不能仅停留于意象,还要悟情,要善于通过意脉的梳理体悟,这是有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