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3:30:07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观察是聪明的眼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细致是培养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没有把观察力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最大的弊病就是抑制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十分重要的.
1975年出生的任寰,7岁写诗,9岁发表作品,10岁出版第一本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今已出版诗、文集7部,发表各类文章近500篇,多次获国际、国内文学奖. 任寰小时候不爱说话,这与她从小患过敏性哮喘有关.每次住院、打吊针、输氧,她也不多话.这种生活,使她自然形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话的习惯.
任寰爱好写作了.当作家的父亲任彦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她自觉地学会观察和思考,发展她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让她开始记日记.
任寰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有意识的培养她观察描写大自然.上小学三年级时,又教她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10岁女孩任寰诗文选》就是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称她的诗具有思辨性.在这本诗文选里,有她的观察手记,有人物速写等.
有一次,父亲带她到公园玩.临行前就告诉她:你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越细越好,回来写篇日记.这样,到了公园里,任寰就非常注意观察花、鸟、草、虫等.任寰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父亲很好地利用了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地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这些都引起任寰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任寰的父母在平时也注意指导观察,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知识和生活.比如,让任寰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任寰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等.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达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深入事物奥秘的程度. 观察能力达到准确无误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功夫,并非一日养成.比如,艺术家有一种艺术家特有的眼睛,人们认为是白色的墙壁,画家的眼里却认为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博物学家能一眼认出动物、植物的种类,检测员则能从建筑物的外形上识别其不同的结构.当你沾沾自喜地买到一件“十分满意”的商品时,商品质检员一眼看出它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
牛顿的孩子时代,对各种事物都喜欢仔细的观察,而且都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夜晚,牛顿仰望天空神往那眨着眼睛的大大小小的星星.心里想,这星星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空上呢?刻卜勒说,星星、月亮都在天空转动着,那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刮大风了,狂风旋卷着沙石,人们都躲进了屋子里.牛顿却冲出屋子,独自在街上行走.一会儿,随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他要实地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到底有着何种本质的差别.
像牛顿那样,观察能力较强的孩子,观察问题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有的孩子写作文“我的妈妈”,他不仅注意到了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这些现象,还能通过这些现象,发掘出妈妈(妈妈食品)的内心世界来.有的孩子观察大自然的景色,不仅注意到花草树木、气温云彩以及鸟类的活动、土壤的变化,还能从这些变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来临的预兆……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善于观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对观察的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激发孩子观察前的准备.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孩子看得懂;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认识事物.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最熟悉的、最喜爱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容易辨认的事物,激发孩子积极观察的强烈愿望.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的主要方法有:
1、综合观察法.即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以达到对观察对象全面正确的认识.
2、动静观察法.动态观察指按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静态观察指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建立基本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法则.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观察法,为孩子以后看图数数和看图例式打下基础.
3、对比观察.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让孩子观察其他孩子的绘画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肯定好的,指出不足.
4、反复观察.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孩子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孩子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孩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5、顺序观察.事物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如植物的生长.让孩子认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孩子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有顺序地观察,能使他们有条理地思考,达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一般来说,观察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
6、重点观察.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让孩子见多识广.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孤陋寡闻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看到同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许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与孩子知识学习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可以说,观察力基于知识与经验,而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鼓励孩子多提问.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灵深处绝对不是一片空白,不同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向父母提出一串串精彩的问题,如“天冷了水为什么会结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孩子们的问题有许多是父母们意想不到的,或者觉得可笑、荒唐.面对孩子的提问,有的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认为这些问题不值得回答.如果是这样,会使孩子很扫兴,挫伤乃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与思考.应该明白,当孩子提问时,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机会.鼓励孩子提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并非必须立即把每个问题的现成答案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