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鞠躬 阅读答案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3:08:36
向生命鞠躬 阅读答案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
向生命鞠躬 阅读答案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
(1)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倔强:
(2)我几乎是在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第一个鞠躬:
第二个鞠躬:
2.作者两次将蚂蚱捉住,穿在草秆上,其前后感情是否一样?
答:
3.概括叙述作者对蚂蚱的感情变化.
答:
4.第四段“蚂蚱的嘴里……那是它的血”,第十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这件事有何作用?
答:
5.蚂蚱会尽力向生命挑战,你还能举出哪些有这种精神的人或事例吗?(至少举出两个事例)
答:
6.通过阅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含义的理解.
答:
向生命鞠躬 阅读答案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
3.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
惊讶——(冷漠)——(好奇)——震撼——(崇敬)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③为下文的悲壮作铺垫④引出“我”和“儿子”发现一只还倔强活着的蚂蚱而感到惊恐、惊讶⑤烘托出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3、“叫”是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喊”是害怕我再去捉蚂蚱,可见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也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使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
4、首先,这只蚂蚱是这山上唯一活着至今还活着的生命就是“奇迹”;其次,这只本已很衰老孱弱的蚂蚱在受到摧残后,为了挣脱束缚,获得自由而顽强的抗争的精神更是一种“奇迹”.
5、鞠躬即使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
6、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围绕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来谈联想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