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以前没拼音,人们是怎么读的?汉语拼音好像是1956年才出台的,可是之前,人们是怎么念汉字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汉字是这样读的呢?古代人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是否一样?是哪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47:29
汉字以前没拼音,人们是怎么读的?汉语拼音好像是1956年才出台的,可是之前,人们是怎么念汉字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汉字是这样读的呢?古代人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是否一样?是哪种?
汉字以前没拼音,人们是怎么读的?
汉语拼音好像是1956年才出台的,可是之前,人们是怎么念汉字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汉字是这样读的呢?古代人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是否一样?
是哪种?
汉字以前没拼音,人们是怎么读的?汉语拼音好像是1956年才出台的,可是之前,人们是怎么念汉字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汉字是这样读的呢?古代人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是否一样?是哪种?
拼音出现之前,有四种注音方法:
1、譬况.《淮南子》“蛟龙水居.”高诱注“蛟”的读音:“蛟读人性情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2、读若、读如.即“读得像某字音”.《说文解字》“珣,读若宣.”
3、直音法.即“就是某字的音”.“单音善,父音甫.”
4、反切.“公,古红切.”
好多字古音今音不同,上古音、中古音也不同,有些字的历史读音研究出来了,有些还有争议.
古代也有拼音的。但是拼音是那种的。字典上有啊。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
全部展开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读音肯定是会有差别的
他们怎么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这都是约定俗成的。。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高他就会注成“ 干好切” 就是取干的声母G,与 好的韵母 AO 这样就出来了高 的读音
当然 我是举例哈
你再看我给的链接 基本上就了解了。。。
收起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
全部展开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收起
反切
一是采用反切。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
二是采用直音。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有直音、反切、八思巴字
古人读音当然和现在读音有很大不同,主要分原始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
例:白:bai阳平 普通话
brak有无声调未定 上古汉语
基本一样,口耳相承,强行识记。
古时已经有很多种注音方法了,但是我只记得一种
那就是“反切法”
比如把“汉字”的“汗”注音吧
书上就会找两个比较普遍的汉字,“回”“上”,用“回”的声母(那时还没有声母这个说法咯),“上”的韵母,就是hang,记作 回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