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氛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9:55:19
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氛围
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氛围
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氛围
摘要: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作为一个系统的建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各个要素的关系是否和谐、有序,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培养.在课堂上,富有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的思想品德老师特别要做到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宽松和和谐的学习环境,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把复杂的问题生活化,简单化,设置悬念,在情境冲突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等,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双方都有所得.为此,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反思者. 关键词: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和谐课堂是人们长期探索的教学理念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课堂就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助合作,融洽相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与教材之间相协调配合,达成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就是要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追求民主,平等,有序,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阵地.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魅力,把爱心,微笑,趣味,鼓励带进课堂,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三、构建和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性原则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新课程呼唤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即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的基本步骤可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这样系统的循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可以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视野开阔.例如,在讲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本次月考中你的考试成绩很糟糕,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2、整合性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过程应注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要明确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要重视教材.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教材,影像,图片,新闻,实物等素材,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也可以整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成为连接种种课程形式和课程要素的桥梁.
3、目的性原则
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必定是和谐的课堂,应该围绕“三个激活”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激活教学内容,激活课堂的主体学生,激活教学的主导老师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要把书本相对枯燥的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知识相结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激活教学内容;用鼓掌,表扬,赞许的眼光等激励性的方法以及通过老师讲的少,讲的精,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多参与来激活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老师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整合各种资源,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发自身的积极性.
4、互动性原则
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于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如我在讲到情绪一课时,把全班同学先分成四组,每组去收集和情绪有关的内容,如词语,图片,声音,动作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前探究,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探究结果,在课上课下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应成为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共谋发展的舞台,是实现师生双赢的桥梁.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突破传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堂.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1、学生与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和谐
新课程呼唤新理念,课程改革呼唤学法的创新,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关键要做到学法的创新,即做到学生与政治课教材的和谐.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课本,学会学习,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学会认知强调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各种学习方法.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做到学生与教材的和谐.为此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列出每堂课的预习目标,学生要根据给出的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投入情境探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2、做到老师与学生的和谐
一堂和谐的思想品德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对思想品德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陶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爱心,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的第八条是这样写的:“不要和学生过分的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于随便.”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丧失了老师应有的尊严.一味的“蹲”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一厢情愿的改善震撼不了学生的心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精神的儿童.”在课堂上,富有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的思想品德老师特别要做到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宽松和和谐的学习环境,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把复杂的问题生活化,简单化,设置悬念,在情境冲突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等,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双方都有所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史时刻和共创的美好体验,看成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3、做到教师与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和谐
思想品德课本是师生都拥有的主要文本材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依据,是传授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媒介;是学习的引子、例子,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载体.所以教师要从教材整体上把握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深入的剖析教材.当然,教师的教学要注重教材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范围内,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找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事例,设置问题情境.其次,教师要有高于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
传统教学中,经常提出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我们要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反思者.教师的反思,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课后反馈着手,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经验+反思=成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往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主要局限于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上,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忽视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21世纪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还将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思想品德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价值.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开放从过程的角度讲是,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和谐课堂氛围.
总之,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使思想品德课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做到教师,学生,思想品德教材的和谐,构建和谐课堂,增强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2、《现代教育思想专题》袁桂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自主学习》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张艳华三联书店2001年版5、《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