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7:56:10
正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正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正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4,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5,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即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
(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
全部展开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即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
(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克服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避免“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摆脱那种“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一切自由活动”的劳动状况。所以,“片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和对立,而“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的完成,则有待于社会生产更高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
(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迫使个人奴隶般服从分工的状况已经消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也已不再存在的情况下,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和全面地发挥他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这种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这样生动地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同时坚定地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在理论建设上有重要的贡献,而且对于所有有关人的分析的思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对全面发展的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所有论述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都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机器大工业时代到来,生产的知识含量和生产岗位的流动性增加,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和客观的需求,才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而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消灭一切分工的基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会彻底实现。当然,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会导致工人阶级的片面发展,所以仅仅凭借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解决全面发展的所有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的主要表现是揭示出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说,仅仅依靠精神的力量去解除精神上的束缚是徒劳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物质基础的变革,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么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不仅表现在生产关系决定了谁掌握着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使哪一部分人得到发展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还决定了使有条件得到发展的人朝什么方向发展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把生产力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条件据为己有,总是将从事社会管理、科学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权利以及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据为己有,从而占有优先发展自己的特殊权利。所以,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谈到了机器大工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可能性,要求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为工人子女提供较为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清楚地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的德育和美育等价值观教育方面,对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不抱任何幻想。正如真正的全面发展要求生产力上的根本变革一样,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需要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在社会生产发展允许的条件下,教育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但却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贡献于每一个教育对象个体,也是对整个人类全面发展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所以,教育活动的改造与物质基础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一样,都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而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制定学校教育的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看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社会一样,都具有克服人的片面发展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神秘,在现阶段就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必须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根本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马克思所描述过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具有的优越的社会条件。因此将人的全面发展做极端理想化的理解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的。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要经历从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逐步缩小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两者的完全结合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不仅存在,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会继续扩大。但正是这一分离会加快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缩小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的历史进程。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中,脑力劳动者仍然只能是少数,只有承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尊重脑力劳动者的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为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创造前提条件。
对于中国及中国教育而言,一方面,整个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当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80%的农业国,最原始的手工劳动与最尖端的高科技产业同时存在,生产力总体水平相对落后而且极不平衡。培养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同样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不能脱离国情对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做不切实际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人,甚至牺牲整个阶级来实现,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发展的这种迂回或复杂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