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记者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现场采访失败的例子 多多益善报纸上的也行希望是现场采访中的问答而且 主要是失败的案例有这种网站吗 给网站也行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14:46
由于记者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现场采访失败的例子 多多益善报纸上的也行希望是现场采访中的问答而且 主要是失败的案例有这种网站吗 给网站也行啊
由于记者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现场采访失败的例子 多多益善
报纸上的也行
希望是现场采访中的问答
而且 主要是失败的案例
有这种网站吗 给网站也行啊
由于记者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现场采访失败的例子 多多益善报纸上的也行希望是现场采访中的问答而且 主要是失败的案例有这种网站吗 给网站也行啊
啊,那种的话...一般网上看到的都是恶搞写出来的比较多...
而且个人觉得不会有人有心情把那种放上来,你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别人的答案的...
********************************************
记者采访: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2007年06月13日 13:12:18 来源:今传媒
经常有人和我聊起做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抛开敬业精神、技巧、功夫等内容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心中,把自己当做当事人的“同行”,与他们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实现真正的对话.
目前,许多人对记者的采访不感兴趣,对一些记者颇有微词,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每次下基层采访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满足于一般化,将现成的材料一修一改,以能完成任务为己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记者的惰性、懒散性,局限了记者的想象空间,使采写的新闻缺乏灵性,让人提不起精神.只有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才能采写出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好新闻.
实现与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为之不断地努力着,而且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有了这样的座右铭,我的记者生涯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每次采访都是那么地愉悦.这种愉悦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实现心与心的交流,需要一种资格,一种被采访对象从心里接受的资格.并不是你有记者这个身份就有了这种资格.这种资格,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和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地,来自于记者着意营造的交流气氛,来自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把握.
首先,要学会“反躬自问”.就是在采访前对所设计的问题首先要问一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是否不着边际,不到位.我们在采访中往往爱问“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愚蠢的提问,但是在采访时,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搬出来,因为它用起来太顺手了,太保险了,甚至能以一对十、以一对百,应付记者眼前发生的千种心情、万般事端.这就说明记者在采访前没有作充分的准备,不能驾驭这次报道,假如问这话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感受一下自己如何回答,感受一下自己对这个提问的感觉,那么便对所要报道的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问题恐怕就不会出现了.记得我在采写《女儿情》这篇稿件时,当时只是听铜川市老龄委的同志介绍说有一个矿工家属17年如一日照顾一位孤寡老人的事,采访前没有做任何准备就去了,见到采访对象闫桂花时,她正在洗一大堆尿布,一问才知道这都是她照顾的那位孤寡老人程大娘的,而且每天如此.看到这些我也很感动,就连着问了闫桂花两个问题,“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这两个问题令不善言谈的闫桂花很是窘迫,弄得我也不知再从何下手,第一次采访失败了.回来后,我向老龄委的同志详细询问了闫桂花的情况,又走访了她周围的邻居以及她的儿女,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见到闫桂花和程大娘时,我很快和她们拉起了家常,从一点一滴的凡人小事入手,一步步地走进了这位先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她的先进事迹深刻地挖掘了出来,写成了《女儿情》,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地市报女记者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其次,要善于把握身份.记者只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采访时应切忌居高临下,更不能用质问或呵斥的语气与采访对象交谈.记者采访时也不代表个人,因此应避免个人情感的宣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人,记者都应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记者应争取与被采访对象有感情交流,要从理解对方的角度选择提问的内容与方式,是被采访对象减少乃至消除抵触情绪、防范心理,能心甘情愿地配合采访,同你说实话、说真话.同时,切忌自己“陷”进去,让采访对象牵着走.要主动出击,尽量让他们尽情发挥和表演,自己则查言观色,事后再沙里淘金,按自己所需提取材料.
第三,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采访时,常常会遇到被采访对象冷落的局面,处于窘迫难堪的境况,这时要沉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要想办法让他们开口.当记者经常有跑一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但不能灰心,坚持“挖”下去,最后必有所获.在采写《“一个差生的心声”引起的震动》这篇稿件时,当时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差生”因为学校为保全升学率,责令其退学,这名学生鼓足勇气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为此,我几次找到主管部门了解情况,但主管此事的一位领导由于种种顾虑不愿接受采访.无奈,我改变采访策略,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此事,并及时与主管部门沟通,后来,铜川市教育局在召开全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动员大会时,局长在会上宣读了孩子的这封信,引起了全场的骚动,当天下午,市教育局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端正初中阶段办学行为 坚决制止驱赶差生的紧急通知》.在这期间,我连续采写了《“一个差生的心声”引起的震动》、《“震动”之后》两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第四,不轻信旁人介绍的情况,一定要亲自采访.比如,“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今中国一大民生问题,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尤为突出.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城市到底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人说,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这儿也一样.但是,经过我先后十多次深入基层采访,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由于铜川的特殊情况,在城市存在医疗资源过剩,多家医院争抢病人的问题,在农村存在医疗资源匮乏,群众就近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铜川市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几年前就做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实实在在解决了这一问题,探索出了“城市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新经验.根据这些采访素材,我赶写了《铜川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形成新机制》,这篇消息在《铜川日报》刊登后,很快被《陕西日报》转发.(李菊文/《铜川日报》记者)
记者为见总理绞尽脑汁 采访失败互相“埋怨”http://news.QQ.com 2007年03月11日14:16 金羊网-新快报 评论0条 新快报讯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4日下午在京丰宾馆采访政协讨论开放的记者们,得知温总理也将到该宾馆参加经济和农业界别联组讨论,便纷纷放弃了预定的采访计划,从下午2时开始,守候在3层电梯口,希望与温总理“不期而遇”.
见记者们越聚越多,警卫们便在一层大堂信道两侧拉开警戒线,隔开记者们.
为了能够吸引总理走到记者身边,并回答问题,众记者可谓绞尽脑汁,纷纷充当“导演”.有记者建议,大家先祝总理元宵节快乐,待总理放松神经后,再问他问题,成功率会更高些.有记者提出,让男记者退居二线,美女记者站在前排,等总理出现后,让女记者们用银铃般的问候声吸引总理的注意力.也有的记者推荐外国记者站在前面,待总理出来后,让老外同行用蹩脚的中文高呼:“总理”,或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尽管导演方案种种,但总理从会议室出来后,站在电梯口的记者们还没来得及喊出声来,温总理就已经步行下楼.守在大堂的记者,突然看到总理现身,一下子乱了章法,问题喊成了一片,总理可能也听不清问题,只是高兴地向两旁记者们点头挥手致意,随即离开,众记者大为失望,相互埋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