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跪求速度 河姆渡半坡两处远古居民在工具使用、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房屋建造等方面有何显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3:08:39
历史 跪求速度 河姆渡半坡两处远古居民在工具使用、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房屋建造等方面有何显不同?
历史 跪求速度 河姆渡半坡两处远古居民在工具使用、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房屋建造等方面有何显不同?
历史 跪求速度 河姆渡半坡两处远古居民在工具使用、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房屋建造等方面有何显不同?
历史 跪求速度 河姆渡半坡两处远古居民在工具使用、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房屋建造等方面有何显不同?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x0d第2课 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2004-12-8 15:25:7] [被屏蔽广告] 第2课 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的金属物品和陶器的新品种,氏族公社瓦解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二、能力培养目标 以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进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 2.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要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生活的年代 2.磨制石器及弓箭的使用 3.水稻和粟的种植及半坡彩陶 4.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 5.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父系氏族及氏族瓦解时期的代表 2.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黑陶和白陶的制造 3.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现象 三、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 2.尧舜禹和禅让制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本课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氏族制度瓦解的原因和状况,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二、学习本课正文前,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提要,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学习.第一,山顶洞人之后,我国氏族公社怎样走向繁荣?第二,他们的生活有了哪些进步?第三,贫富差别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怎么产生的? 三、“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一目,明确指出它们分别是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前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氏族公社.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教材着意改变过去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即江南文化的发展一向较晚,适当加大了河姆渡氏族的比重,并把它与半坡氏族相提并论.因此,应当重视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插图《我国氏族公社重要遗址分布图》不要求学生掌握. 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出现于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a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应重点讲述水稻和粟的种植,因为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粟和蔬菜的遗物,以及当时饲养的家畜家禽种类,课文是用小字叙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但不要求记忆. 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的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多讲几句,并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陶器的烧制,重点讲半坡彩陶,书前的彩图《半坡人面网纹盆》要求学生记忆.原始纺织业则应提醒学生,当时纺织的是麻布,至于棉花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那要到元、明以后的时候才出现.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讲清它们的结构. 最后,还有一个母系氏族公社中的社会关系问题.教材只提了两点,即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教师不必再补充其他要点.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因此,教师在讲第一点时可以不讲当时的婚姻制度,应依据教材着重从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以说明.在讲第二点时,教师不提原始公有制的概念,但可用浅显通俗的文字扼要地介绍一下氏族公社公有制的内容,这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能够过平等的生活. 四、“大汶口原始居民”一目,叙述了大汶口中晚期社会生产的相对发达和大汶口文化晚期氏族制度的瓦解.这两个问题为因果关系,其中后一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在正式讲授前,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下部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注释,以弄清它的得名和它的社会形态划分.最好还能提一下与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把后面教材小字里提到的河北邯郸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遗址(废井),纳入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范畴来加以理解. 教材叙述大汶口原始居民社会生产相对发达的文字很简短,但分量很重.这是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制和阶级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物质基础.因此,教材讲这部分内容时,不要一带而过,应适当加以补充和发挥.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制陶业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后者还为以后瓷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记忆这两种陶器的出现,并指导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大汶口文化晚期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部分教材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讲:第一,由于生产的发展,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大汶口坟墓中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少者一两个,多者有14个猪头.此外,这一时期随葬的物品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各种装饰品等.这些东西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第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第三,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关于阶级产生的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河北邯郸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遗址的小字部分,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五、“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一目,叙述了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和尧舜禹的禅让.这部分内容属于古史传说.由于这些传说见之于古代历史记载,并且经常为人们所引用,因此,这一段虽在课文中用楷体印出,但应当把这些传说作为基本历史知识来加以重视和讲解.教师在这里应再一次指出,“古史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年代相当于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努力引导学生将这部分材料与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考古材料结合起来,以加深对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认识. 氏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炎帝、黄帝、蚩尤是约四千多年前分别居住在我国西方、北方和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在向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发生了冲突,也产生了联系.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以及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适应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发展趋势,奠定了日后华夏族形成的基础,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讲解时应提示学生注意前边的彩图《黄帝陵》. 尧舜禹的禅让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虽属楷体字,但最好予以讲解.讲清它的关键在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第二,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三,禹治水成功,说明为群众办事是他的责任和义务.这部分小字还可起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作用. 最后,教材关于禹身分转变的小字,虽不要求学生记忆,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原始氏族制度的最终结束和奴隶制夏朝的建立,因此最好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到讲述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世袭制的内容时,学生就不会感到突然了. 资料和注释 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终于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此时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母系氏族公社又可分为早期和繁荣期.一般以山顶洞人作为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代表.那时,人们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妇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实行族外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旧石器晚期出现的原始农业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的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原始制陶业及原始建房技术,这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婚姻制度过渡到了对偶婚,男女双方在一段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偶居关系.男子居住女方,参加女方氏族的生产活动,一起消费,抚养子女,世系和财产继承仍按母系计算,但开始出现了父子关系. 祖国境内氏族公社的繁荣 我国境内的氏族文化遗址,遍布全国,最主要的有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介于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之间)、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类型)和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属于龙山文化类型)三种类型.在长城以北,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的氏族文化遗址里,石器里都有许多打制精巧而细小的细石器,因此叫细石器文化.在黄河中下游,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一带为中心的氏族文化遗址里,都有画着红黑色花纹的彩色陶器,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最初是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因此叫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的遍及黄河中下游和东部沿海的氏族文化遗址里,都有黑色的、薄而光亮的陶器,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最初是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的,因此叫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三种类型文化均属新石器时期,其中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指河姆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了木结构建筑遗迹,出土的木构件总数在千件以上.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骨耜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用个体较大的动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制成的一种翻土工具.陶器制造粗糙,为“夹炭黑陶”,质地松脆,品种不多,只有釜(古代炊具,相当锅)、(形状像盆,但较小,用来盛饭、水)、罐、盆、盘等五种.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经科学测定这些古稻谷的种植是在距今6 700年至6 900年之间,比曾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还要早数百年.这里还出土了一件陶猪和一件陶羊.陶猪腹部下垂,四肢短小,作奔驰状.陶羊昂首匍匐,栩栩如生.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水牛骨骼.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猪、羊和水牛. 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指半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略呈椭圆形,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那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居住区内先后建筑的四五十座房屋,密集地排列着,布局颇有条理.在居住区中,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那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彩陶,花纹的特点是动物形象较多.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家畜家禽.1958年在该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 弓箭的出现及广泛使用 弓箭的使用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石镞是弓箭上使用的石制箭头.我国迄今发现的较早的一件石镞,出土于山西朔县峙峪村,距今已有二万八千多年,是用薄而长的燧石石片做成的.弓箭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狩猎技术.峙峪遗址出土了四千多颗完整兽牙化石,据分析它们包括了120匹野马个体和88头野驴个体.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弓箭已成为普遍流行的狩猎工具.半坡遗址的骨箭头、石箭头数以百计,有三角形、圆柱形和柳叶形多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箭头竟有1 800件之多,占了骨器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石箭头.狩猎活动作为饲养业的一种补充,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半坡彩陶的烧制技术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做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 000 ℃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的高. 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里的重要地位 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妇女从事的采集经济比男子从事的渔猎经济稳定,能够为氏族成员提供较多的生活资料.妇女从事的抚育后代、管理家务等活动,具有公共性质.妇女的生育维系着氏族的生存和繁衍,氏族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这些就决定了妇女在氏族公社中的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和纺织等手工业均已出现.但是,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渔猎领域,主要的农活和家畜饲养是由妇女来承担的,再加上妇女仍从事一些采集活动,就使妇女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妇女还担负着管理住所、抚育子女、从事制陶、纺织和缝纫的繁重劳动.妇女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比起男子的生产活动,意义更重要,领域更宽广,从而使妇女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母系氏族公社以年长的妇女为氏族首领,她担负着管理氏族的责任,受到人们的特殊尊敬.这一时期在某些地区盛行的以老年妇女为中心的大合葬,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尊敬.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的平等生活 在母系氏族公社里,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氏族公社.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实行平均分配,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议,大家过着平等的生活.氏族首领由氏族会议任免,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氏族成员死后都埋在公共墓地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也没有什么差别.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我国南、北气候相差很大.不同的气候,使南、北方的房屋建筑形式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巢居”和“穴居”,当是南、北方最早的居住形式.河姆渡遗址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今天,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傣族、壮族、高山族等的住房,仍保留干栏式建筑的遗风.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而成.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多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始于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终于氏族公社的晚期.在我国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此时男子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教材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其代表.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后,男子开始代替妇女在经济生活和氏族公社中的主导地位.婚姻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初期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后来出现了个体家庭.社会经济单位由氏族最终变成了个体家庭.妻子从夫居,世系和财产继承按父系计算.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原始氏族制度解体.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是由火耕农业向耜耕农业过渡的时期,当时火耕仍占一定比重,但耜耕已有了一定发展.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耜耕农业已占统治地位,这里出土的石耜大大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还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长的鹿角鹤嘴锄.至于各种质料制作的镰刀,其总数超过了整地农具的数倍.耜用于翻地,鹤嘴锄用于中耕,镰刀用于收割,整套农具的出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氏族时期农业技术的提高.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由于剩余粮食的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半坡氏族的猪,绝大部分是在幼小时宰杀掉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资料还比较缺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宰杀的,则多为一二岁的成年母猪,且猪的数量也很大.猪的饲养,间接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农业的相对发达. 黑陶和白陶的烧制技术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大汶口墓葬反映的社会劳动者性别的变化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发掘墓葬一百二十多座,多单人仰身直肢.凡头部有装饰品者(为妇女),均随葬纺轮;头部无饰品的(为男子),多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农具.这种现象自中期始,说明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而妇女则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男耕女织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社会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大汶口文化墓葬反映的贫富分化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发掘的10号墓随葬品最多,数量居各墓之首,达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绿松石等质料的装饰品.据鉴定,墓主人是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此外,有两组墓葬(可能为两个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7座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一座墓有77件,最少的一座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4座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墓葬随葬品悬殊之大,反映贫富分化已很明显. 大汶口合葬墓反映的阶级压迫 大汶口墓地里发现了4座岁数相当的成年男子合葬墓.其中一座为二次葬,为正常死亡,两者应是夫妻关系.其余3座都是一次葬,有一座还有一个女孩的尸骨,因为男女同时死亡的现象是极少有的,因此这种墓葬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殉葬现象.那些殉葬者极大可能是被掠夺或购买来的女子,丧失了原来氏族的保护,主人杀死她们也不算犯罪.因此,她们成为家庭主妇的替身,随父系家长殉葬.殉葬的女孩,很可能是小奴隶.这种人殉现象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出现了阶级的萌芽. 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个部落联盟的战争与融合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结果是九黎最先进入.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黄帝在共同打败九黎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地方发生了大冲突,这就是“阪泉之战”.最后炎帝被打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成了新的联盟.炎帝、黄帝和部分九黎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尧、舜、禹的禅让 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huān 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附一:课本思考题答案提示 想一想,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原始居民同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答:①大汶口后期农业已是主要生产事业,而河姆渡、半坡时只是有了农业和畜牧业.②大汶口晚期制陶工业进步,有白陶、黑陶,半坡、河姆渡有彩陶等,不如大汶口进步.③大汶口后期出现象牙工艺品.④大汶口后期男子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而河姆渡、半坡却是女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⑤大汶口后期已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而河姆渡、半坡尚未出现. 附二:练习题提示 一、选择:d 二、问答:他们处在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种水稻或粟,饲养家畜家禽,制造陶器,还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尊敬.那时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