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3:30:14
怎么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怎么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怎么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帝有适应历史要求的一面,因此他建立了许多功勋;也有违背历史前进的一面,便造成了历史的倒退.不过,从总的来说,秦始皇的成绩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位应该加以充分肯定的古代伟大的政治家.
一
不同阶级评价历史任务有不同的标准,秦始皇是秦朝开国皇帝,对秦始皇一生的功过评说不一,有的认为“好大喜功”、“暴虐无道”,也有的人认为“今陛下兴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以唯物主义观为指导,树立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首先,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亦严重阻碍着新兴的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造就这一局面的根源正如秦始皇所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消灭封建割据政权,实行统一,就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实现统一的任务就在秦始皇的身上.
其次,秦始皇代表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由公元前230 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 年灭齐,秦王政经过十年的吞并战争终于荡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长期战争虽然使百姓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毕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秦王政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二
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曾为历史的进步立过功劳,但是也曾经不可避免地犯过错误:
第一,广筑宫室.《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他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又“关中计官三百,关外四百余”,建阿房宫.阿房宫的规模,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写了它的宏丽.宋代邵博曾看过其旧址.他觉得看了阿房宫,则汉的“未汉、建章又不足道”.
第二,求仙药,信巫士.秦始皇是贪权的.他一面要二世三世地传位,但又舍不得丢位,想长生不死.他多次派人去东海求不死之药,以致上当.只要能使自己常生,哪怕二世三世不能继位,也在所不惜.
第三,焚书坑儒.这是被历代集中谴责的一个劣迹.其手段也确实太毒辣,造成一代文人的厄运.焚书是李斯的建议.
李斯是个“阿意顺昌,为利禄计”(《东园丛说》卷下)的没气节的人.
他看定了始皇帝独断的性格,投其所好.始皇“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这是专断和多疑性格的必然结果.
第四,用人失当.这是他事业上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章太炎先生在《秦政论》中认为“秦皇微点,独在起阿房,反以童男女三千人资福诸巫食言,尽坑术士,以说百姓,其他无过”.这漏掉了一个重要环节,王夫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秦始皇之宜短祚之手,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论国予赵高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其实,这不光是好谀,主要是多疑而托病,尉缭走了,蒙恬长期在北边,太子扶苏被他赶走,赵高这个丑类因犯罪当诛,而他却救了下来,并委以重任,留在身边.李斯是个不坚定分子,以保官保位为目的,对国家没有责任心.结果,沙丘之谋成功,胡亥袭位,秦的宗室及有功大臣一个一个被杀,终于导致了秦王朝大灭亡.
第五,修筑陵墓.秦始皇究竟还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他虽然千方百计地寻找长生不老药,但还是承认自己最后是要死去的.他不但“养生泰奢”,而且“奉终泰厚”.《议书·谷永传》、《史记》记他初继位即修建陵墓,七十万人修了四十年.
三
尽管秦始皇想“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但是,“秦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史,狱史得亲本,……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秦王虽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秦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秦始皇所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国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久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王.”
对秦始皇的一生的功过,评说不一.他经过十年的兼并战争,结束了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改革了国家的政治体制,统一了文字、法律、交通和度量衡.同时秦始皇也是一个少见的暴君,他焚书坑儒,大造阿房宫和骊山墓穴等.残酷的刑法,繁重的服役和赋税,给广大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