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的生存基本条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1:24:20
熊猫的生存基本条件
熊猫的生存基本条件
熊猫的生存基本条件
食物,水,空气,空间.
[生境与习性]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
全部展开
[生境与习性]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胡锦矗等,1985)。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于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随母体一岁半后才离开母体。野外雌雄性比约为1:1(梁齐慧,1993;魏辅文,1994)。
[种群现状] 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等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AAZPA Communique,1993)。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1977;毕凤洲等,1989)。
[致危因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km2,减少面积达17528.48km2,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胡锦矗,1993);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胡锦矗,1993)。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km2(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Kleiman et al.,1991)。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1988)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胡锦矗,1993);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Kleiman et al.,1991)。
[饲养情况] 自1936年人工饲养大熊猫以来,国内外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计有57家,所圈养的大熊猫累计已超过260只。目前国内外尚有34家还饲养着的约70余只,加上在圈养繁殖存活至今的52只,国内外共计有120余只。根据国外死去的已知或可推测年龄的27只大熊猫,其平均寿命为8.47岁,比野外自然寿命低3-4岁。从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功以后,到1994年,国内外共有13家动物园及保护区,共繁殖106胎,产仔157只,存活半岁以上仅69只,迄今尚活着的有52只。这些死亡的幼仔,有46只,是由于双胞胎,母体除迄今有5胎双胞胎外,过去39胎 (含上海1967年1胎3仔) 只带1仔而死亡。由于初产缺乏经验,管理不善而被母体压死,或因母体虚弱或人工强制连续多胎,或年老等原因,所产之仔往往十分纤弱,不易存活。饲养繁殖的另一个问题是,一经饲养,仅有30%雌体具有繁殖能力,至于雄体能够交配的更少,约为雄体总数的10%。自1990年以来在成都和北京动物园,通过工人哺育或工人帮助由母体交替哺乳,共育活5胎双胞胎(胡锦矗,1993;冯文和,1994)。 现有保护措施 大熊猫早已被视为"国宝"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它的保护,国务院所签发与保护大熊猫有关的文件多达10余件,历来都将它列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就达12个,其中有卧龙、佛坪、白水和唐家河等四个国家级。另外还有四川南坪白河和天全喇叭河等保护区境内也有大熊猫,同样受到了重点保护(毕凤洲,1989;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1992)。 1993年四川又批准新建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面积32万多公顷,目前总面积已达1万km2,有大熊猫分布基本上都建立了保护区。同时凡有大熊猫分布的地州县都成立了抢救熊猫领导小组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参加保护大熊猫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以及巡逻人员(含保护区工作人员)已愈千人;为保护大熊猫国家财政拨款和筹集的资金近几年就达一千万元以上;为制止盗猎走私国家已从法律上采取了严厉措施,违者轻刑15年,重者直至死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文艺等宣传也十分重视,随时都有报道。目前,林业部门在对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全面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经国家批准立项实施,期限10年,总投资3亿多元,覆盖川、陕、甘三省37个县,保护面积近 1.8万km2 。旨在完善已建保护区,新建14个,再建17条保护大熊猫走廊带和32个栖息地保护管理站(毕凤洲,1989;范志勇,1993)。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保护区有尖山、白水江(甘肃),周至、佛坪(陕西),鞍子河、美姑大风顶、喇叭河、蜂桶寨、卧龙、黄龙寺、九寨沟、马边大风顶、唐家河、王朗、小寨子沟(四川)。
[保护措施建议] 1. 作为国宝和世界自然保护的标志,应邀集国内外专家和有关部门对大熊猫保护进行全面评估,打破部门界限,制定全面系统的对策和行动计划,包括就地和易地保护行动。可考虑设立跨部门、跨国界的专家委员会,定期评估规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邀请当地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制定社区经济和自然保护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保护大熊猫分布区的森林资源,并且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找到满足当地居民发展的需要,又不与保护目标相悖的途径。 3. 大多数的大熊猫生活在小面积的隔离生境中,其遗传多样性势必衰退。十分必要时,可以考虑人为的种群间个体交换以加强基因的交流。但是在实施前,必需认真论证操作过程的各种因素,严格把关,特别是严防疾病的带入、降低死亡率、对大熊猫种群自然基因结构的干扰等问题。 4. 杜绝以任何理由继续从野外捕捉大熊猫,特别是不应继续从野外捕捉大熊猫进行人工饲养。不断地将大熊猫从野外转入圈养环境,是对其野生种群的一种威胁。保护的原则首先是就地保护。保护大熊猫的目的和成效应该充分体现在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功与否。 5. 圈养是保护的一种辅助手段。已经建立的圈养种群应该做到能够自我维持。大熊猫的圈养种群有可能对野生种群生存作补充,但是大熊猫的易地保护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试行,要经过严格论证,不宜普遍推行,各行其是(胡锦矗,1987,1995)。要完善国际大熊猫谱系,将来的亚种群之间和亚种群之内的繁殖交配个体的选择、交换和补充都要以该谱系提供的个体和遗传信息为基础。 6. 进一步加强行为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和种群动态的研究,开展分子遗传分析的工作,确定整个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基础水平。 7. 大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各保护区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在实施栖息地工程时,应加强大熊猫活动范围内不同地区的森林和竹类动态研究,注意河谷生境的恢复,并营造低山植被和竹林。为大熊猫提供足够的食物资源,使大熊猫恢复垂直季节移动,以渡过严寒冬季。 8. 提高大熊猫保护的宣传教育水平,通过各种媒介、研讨会、电视专题讨论、动物园或博物馆集会等方式,邀请公众参与,告诉社会公众进展和问题,不但指大熊猫一个物种,也包括它的栖息环境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保护和持续发展。通过大家讨论大熊猫保护,增强社会公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关注和参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