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7:21:33
“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

“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
“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

“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是不是西汉是的那个有“举案齐眉”典故的梁鸿呀?
是的,就是他.
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他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过,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家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梁鸿被迫害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然而太平的日子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