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6 18:02:4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1、为了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史上也称为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区取得胜利.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左)与杨虎城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西安事变指挥部——杨虎城公馆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刊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1937年4月2日,周恩来由西安返回延安,毛泽东等到机场迎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兵权,又强迫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西安事变: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
3、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张杨两将军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就建议:“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可能抗日,他错在先安内后攘外,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定能扭转过来.”当张杨起事时明确表示:“捉了(蒋)之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们还拥护他作领袖.”但是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对如何处置蒋介石议论纷纷,统一内部思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感到又突然又欣喜,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发展趋势,择善而从,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他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将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而是以军事为后盾进行政治分化.顾祝同进入西安后,未动兵刃,蒋介石又速派张冲赶赴西安,参加和周恩来的谈判.随后,蒋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庐山,最后在南京和周恩来多次谈判,终于于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一切变化都与西安事变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
4、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评价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