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理解”能力吗?这是个哲学悖论吗?我很疑惑,一般的认识中,人的认知过程是感觉,理解分析,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是记录各种感觉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那么分析理解,思考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5:31:22
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理解”能力吗?这是个哲学悖论吗?我很疑惑,一般的认识中,人的认知过程是感觉,理解分析,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是记录各种感觉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那么分析理解,思考算记忆可以记录“分

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理解”能力吗?这是个哲学悖论吗?我很疑惑,一般的认识中,人的认知过程是感觉,理解分析,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是记录各种感觉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那么分析理解,思考算
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理解”能力吗?这是个哲学悖论吗?
我很疑惑,一般的认识中,人的认知过程是感觉,理解分析,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是记录各种感觉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那么分析理解,思考算不算一种感觉呢?你
很容易知道自己在思考,比如你在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时,你感觉到了,因为你有分析理解的能力才能做到.那么做个假设,把一个人的分析理解的能力拿
掉,只保留感觉和记忆,之后如果对这个人说“你想想天为什么是蓝的”,他还能思考吗?可是如果记忆还在的话,他难道不能记忆到思考时的感觉吗?他不能通过
记忆进行和“天为什么是蓝的”时一样的感觉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忆“为什么”是什么样的感觉吧.
如果可以通过回忆感受到“思考”的感觉,那么这样岂不是悖论,在失去“分析理解”的大脑能力后依然进行着“思考”?如果“思考的感觉”和思考是两回事,那么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
如果这样的话,“我思故我在”岂不是被推翻了,你在思考却不具有思考能力,那你如何论证自己是一个人的存在,而且思考也是被别人命令的“你想想天为什么是蓝的”
(我“知道”我在思考,但这不是通过视听嗅味触“感觉”到的,所以我认为你无意间在这儿偷换了感念,把我“知道”、“感觉到”与“记得”等同起来。)
就我疑惑的是,“我知道我自己在思考什么”这是从哪里来的?“它”也是被感觉到的吗?可是为什么这种感觉和视听嗅味触的被动“感觉”不用,带有主动呢?感觉是从“我的”思维主体发出的而不是某个“非我”智能体发出再感觉到的

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理解”能力吗?这是个哲学悖论吗?我很疑惑,一般的认识中,人的认知过程是感觉,理解分析,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是记录各种感觉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那么分析理解,思考算
1、理性思考不等于感觉,感觉有赖于感觉器官,而思考不然;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一纬度——思维可以通过逻辑等具有高度抽象与规则性的规则进行描述,如逻辑定律,你可以摆渡一下,而感觉则不然,它随着个人的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变化.
2、我“知道”我在思考,但这不是通过视听嗅味触“感觉”到的,所以我认为你无意间在这儿偷换了感念,把我“知道”、“感觉到”与“记得”等同起来.
3、记忆可以记录分析的结果,但不能理解分析的过程,分析能力本身也不同于记忆,当我们回忆一个推理过程时同时也在运用推理能力,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推理.
4、关于那个例子,我们可以把电脑比作一个被拿掉了思维能力而只剩下记忆力的人,当然是不能思考的.有关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说电脑会计算很多人都不能快速计算的东西,能处理很多程序,怎么不能思考?而其实电脑运作的前提是人类的编程,同时它的运作范围也不可超出程序范围,因此这只是记忆,详细背景可询问编程技术人员.
因此最后,“你在思考却不具有思考能力”不成立,至少你提供的分析不能支撑这一结论.
以上是我自己的通俗分析,关于这个问题哲学家早有讨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就花了很多功夫来探讨这个问题,有赖于记忆的知识被分为经验性知识——称为综合判断,而理解分析则被归于先验判断——通俗点讲就是天生具有的能力.但康德却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就牛逼了,与你说的将分析理解与记忆通约很相似,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本书,让真正的哲学家来回答你的问题,相信能给你更多启发和感悟.

1.失去分析能力的存在是不能思考任何问题的。这就像电子计算机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一样——思考是一个非计算性的过程,但计算机的逻辑计算是一个计算性过程(包括它的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只是简单的按照人所设定的逻辑运行。你可以参考“中文房间”这个理想实验)。
而思考的感觉类似于硬盘中的信息,它把这个信息提取出来只是造成他好像能思考的假象,就像中文房间中那个不会说中文但却拥有一台中文翻译机一样。...

全部展开

1.失去分析能力的存在是不能思考任何问题的。这就像电子计算机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一样——思考是一个非计算性的过程,但计算机的逻辑计算是一个计算性过程(包括它的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只是简单的按照人所设定的逻辑运行。你可以参考“中文房间”这个理想实验)。
而思考的感觉类似于硬盘中的信息,它把这个信息提取出来只是造成他好像能思考的假象,就像中文房间中那个不会说中文但却拥有一台中文翻译机一样。

收起

对于这个问题,是个辩证的问题。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你所说的话,已经固化在人类所创造的名词当中。感觉与思考,不仅单纯的字面的意思,他将是人产生的一系列的动作或者说是一种综合。你所涉及的问题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我认为你所说的“思考的感觉”来自于感性到理性转变的折点,个人认为那是来自于人体潜意识,而理性即是你说的思考,他的特征体现于对于感性材料的梳理,整合,处理,延伸,联想等等。不能把感性与理...

全部展开

对于这个问题,是个辩证的问题。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你所说的话,已经固化在人类所创造的名词当中。感觉与思考,不仅单纯的字面的意思,他将是人产生的一系列的动作或者说是一种综合。你所涉及的问题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我认为你所说的“思考的感觉”来自于感性到理性转变的折点,个人认为那是来自于人体潜意识,而理性即是你说的思考,他的特征体现于对于感性材料的梳理,整合,处理,延伸,联想等等。不能把感性与理性完全分离开,理性来源于感性,而感性又受到理性的影响。而理性能力又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所以你不能说一个人丧失理性思维,他就再也不会产生理性思维,当第一次认识到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也许不会产生什么,一段时间后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再次培养出来时,他依然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来自于由感性转变为理性的临界,亦或者叫思考的开始,只有潜意识与感性推动并激发人要思考,人才会产生思考,思考过程中又要以记忆中感性材料为依据,不断重新提升和认可感性认识,当感性认识重新积累,达到理性基点,就会再次触发。
综上所述,思考的感觉来自于人体机能,为思考的触发;而思考是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整理,以及做出合理的决定和行为。

收起

首先,思考根本不是感觉,它高于感觉,存在于感觉之上,是对感觉的理解,也可以说思考是对感觉的“感觉”。比如说,“蓝色的天”是一种感觉,“天是蓝色的”又是对它的“感觉”,因为这里包含了它对事实的一种判断。
其次,这里牵扯到一个理解能力、思考、记忆、感觉等各种概念,不搞清楚,在后面的逻辑推理中就会变得散漫而不严谨,而导致出现逻辑漏洞。其中“记忆”已经包含了各种理解和判断,当然还有感觉,因...

全部展开

首先,思考根本不是感觉,它高于感觉,存在于感觉之上,是对感觉的理解,也可以说思考是对感觉的“感觉”。比如说,“蓝色的天”是一种感觉,“天是蓝色的”又是对它的“感觉”,因为这里包含了它对事实的一种判断。
其次,这里牵扯到一个理解能力、思考、记忆、感觉等各种概念,不搞清楚,在后面的逻辑推理中就会变得散漫而不严谨,而导致出现逻辑漏洞。其中“记忆”已经包含了各种理解和判断,当然还有感觉,因为“记忆”是一个逻辑群,而不单是感觉的简单集合,它还包含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本能反应。一个失去记忆的人,仅仅是失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而那些肉体和精神的逻辑和本能反应是存在的,这些情况可以参照各种失忆的电影,那些特工和主角依旧拥有超人的才华和能力,进行各种高智商高风险的活动。而像你所说的把一个人的理解分析能力去掉的话,这个人就会变成白痴,没有精神活动,甚至不能对一些肉体上的感觉进行反应,因为他已经散失了一些本能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人存在的根本。
所以说你的“悖论”,是建立在错误的事实上的错误的推理,当然只能得出假的结论,而非真正的“悖论”。而真正的悖论,那是比较高级的东西。
“热心网友”说的对,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更不是什么悖论,而的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首先列一个表:
A:蓝色的天;
B:天是蓝色的;
C:我能感知天是蓝色的;
D:我知道天是蓝色的。
其中A是客观事实,B是一种判断,C是一种感觉,D是一种理解和思考(的结果)。
在逻辑学里面,客观事实和感觉并不能构成思想的素材,只有判断才可以。也就是说,当你进行理解和思考的时候,你的基础是对B的一种反思,而不是对A或C的反思。但是,判断是以事实作为基础的。事实的错误也就导致判断的错误。
PS:
我思故我在,不是这样理解的。
动物也会有感觉,甚至植物也有。当然,严格来说,这算不上是感觉,仅仅是本能的反应。而人是在此之上,还有对这种反应(或者说感觉)的再次反思。
笛卡尔这句话的范畴是在哲学之内,当然也可以照字面意思来说。意思是说只有我在对一切进行反思、怀疑、否定、批判、肯定、支持、推翻等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纯粹的区别与他者的自我的存在,当然,这个对象也可以包含自己。这是个普遍的真理,既非唯物也非唯心。

收起

你给我解释解释你这儿哪儿哲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