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花未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0:00:04
赏析《花未眠》赏析《花未眠》赏析《花未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

赏析《花未眠》
赏析《花未眠》

赏析《花未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一文的主旨是什么呢?是像教参上说的“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所得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的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一篇散文就有了好几个观点,就不是一篇好文章了,因为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了,神再散了,那这一篇文章就没什么审美价值了.这点道理适用于所有的散文作品,更何况是川端康成的作品.
  《花未眠》这一篇文章其实就只有一个意绪(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何以见得?
  第一段说旅馆中的海棠花一夜未眠(言开放),引发自己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第二段说,不单是旅馆里的海棠花未眠,其实,众多的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第三段,有了疑问:“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画线处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作者此处大概要说的是“成了对花的美进行重新审视的机缘”),何以呢?——第三段自己“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美(时刻都感受到美,那美就不叫美了,美是相对于不美而言的),更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感受净尽——第五段在前四段论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本文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邂逅和亲近是美获得的的途径,美的获得是要有“机缘”的,要有诱因的——正如下面所说的“比如唯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接下来的段落都在形象地论述“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第六段、第七段是说艺术美成了感受、邂逅生活的机缘、诱因:第六段大概意思是平时我们并不怎么欣赏真的花,插花、画里的花能引发人关注真花的美;第七段开头说李迪等人的画让我们领略到真花的美,接下来说自己从罗丹的的青铜像作品中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青铜像作品领略到女人的肌肤.
  第八段、第九段主要是说生活美成了感受、邂逅艺术美的机缘、诱因:第七段是说由自家的小狗的形象体会到宗达水墨画的写实美;第九段是说对京都晚霞的观赏使自己想起长次郎制造的名茶碗,同时又说观赏茶碗的时候,脑海里会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后面这一点是说艺术美成了感受、邂逅艺术美的机缘、诱因).
  第十段、第十一段是说特定的时间成了感受美、邂逅美的机缘:第十段说观赏到京都晚霞的美是由于“归途正是黄昏”,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是由于在冬天;第十一段说自己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
  综上所述,我们没有理由再说这一篇文章除了论述“美是邂逅所得和亲近所得”之外,还有“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的观点.如果硬要这样理解的话,就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能有多元的解读,但这决不是最好的解读,是肢解文章,缺乏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