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怎样总结先秦哲学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9:35:51
荀子是怎样总结先秦哲学的?
荀子是怎样总结先秦哲学的?
荀子是怎样总结先秦哲学的?
荀子(约公元前325—约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在范睢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睢)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著 作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像
一、对“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
1,在“古今”问题上,荀子主张“法后王”,以反对孟子的法先王.
荀子说:“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性恶》
2,在礼法问题上,荀子将二者的作用看作是一致的,在有些情况下更重视礼,对孔子的礼的思想作了发展,把礼作为社会基本秩序的来源,有“隆礼”之说.
荀子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强国》.二者的结合是达到治理国家的最好境界.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成相》
二、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
1.首先,他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2.自然界的万物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人们难以把握的.人同天地万物一样,也是天地(自然界)变化的产物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礼论》
3.尽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常的,但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存在却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说这是荀子对孔子开创的人文精神的发扬.
《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荀子提出了 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篇: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三、“明分使群”和“化性起伪”的人道思想
1.一是他对礼产生的必然性作了论述,这是他的“明分使群”的思想.
《天论》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
义就是礼的本质体现
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要在自然界中获得其生活的地位,就必须结合成群体,然而群体的建立却又非简易之事,必须要在一定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才可能.而分工合作的前提又要依赖一定的规范,这是荀子提出的义.从这种意义上说,义就是礼的本质体现.
《礼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2.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礼义成为一种必然,但礼义还有其产生的必要性,荀子从性恶的立场阐明了这一观点,这是他的化性起伪理论的内容.
《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荀之辨
荀子的论证与其明分使群的观点是一致的,其不同于孟子的所在,是他将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势揭示了出来.可以说孟荀二人的致思路径是不同的,孟子想从道德形上学的角度为人的行善去恶奠定一个伦理的基础,而荀子不过是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揭示社会伦理行为必要性的所在.尽管荀子对孟子多有批评,但其批评可以说是难合其辞的.二人的理论旨趣是截然不同的,不必纠缠于其中,为其所迷.
四、制名以指实与解蔽的认识方法
制名以指实从认识的角度说,要求概念符合实际;
《正名》篇说: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说,作到名实相符就必须依据一系列正确的方法.
1、符验——用事实来检验理论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辨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正名》
3、解蔽——破除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解蔽》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虚壹而静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