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关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那饱满的穹顶,难道有什么象徵意义吗?高耸的宣礼塔,我知道是召唤礼拜之用.然而那巨大的穹顶,是阿拉伯民族的固有风格,还是《古兰经》中有要求?我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8 08:30:03
【伊斯兰教】关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那饱满的穹顶,难道有什么象徵意义吗?高耸的宣礼塔,我知道是召唤礼拜之用.然而那巨大的穹顶,是阿拉伯民族的固有风格,还是《古兰经》中有要求?我比
【伊斯兰教】关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那饱满的穹顶,难道有什么象徵意义吗?
高耸的宣礼塔,我知道是召唤礼拜之用.然而那巨大的穹顶,是阿拉伯民族的固有风格,还是《古兰经》中有要求?我比较想知道:这种形制的建筑,是出自教义,还是仅仅属于入乡随俗,随顺以先原有的民族风?
【伊斯兰教】关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那饱满的穹顶,难道有什么象徵意义吗?高耸的宣礼塔,我知道是召唤礼拜之用.然而那巨大的穹顶,是阿拉伯民族的固有风格,还是《古兰经》中有要求?我比
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建筑活动是人类的基本社会实践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影响着中国各族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也必然对清真寺、教经堂、道堂、穆斯林陵园等各种宗教建筑的发展给予深刻的影响,使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规律.作为一名伊斯兰教的信仰者——穆斯林,从小就对我们伊斯兰教的建筑物特别是清真寺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因为清真寺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在这里穆斯林通过每日五次礼拜来净化心灵,坚定对安拉的信仰,清真寺主要的功能是供教徒聚会作礼拜.伊斯兰建筑很多都表现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清真寺就是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伊斯兰教建筑是包括了从伊斯兰教建教开始至今,所有受伊斯兰文化圈中影响的一切建筑样式,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宗教(清真寺)以及其他类型的建筑,如陵墓、城堡、及皇宫,如泰姬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是一些较民间的,如公众浴室、广场等也包括在这范畴之中.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建筑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中国就有分为回族建筑与维吾尔族建筑.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在中国地区,数以万计的清真寺,包括其他种类伊斯兰教建筑,各类伊斯兰教建筑,无论其风格如何,都是千百年来中国各族穆斯林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建筑设计、构图原则、工程技术、装饰艺术等各方面的辉煌成就,都是各族穆斯林的伟大历史创造,也是各族穆斯林与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劳动的结果.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以其独具的伊斯兰风格和特色,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宝库,对中国传统建筑曾发生过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木结构建筑及砧石建筑的发展.同时,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又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和特色,与阿拉伯及其他国家的伊斯兰教建筑有着很大区别,形成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特有风貌.中国的穆斯林没有简单地搬用阿拉伯或中国的建筑文化概念,而是将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融汇贯通,使之成为互相补充的因素,创造聘座座全新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从而对世界伊斯兰建筑宝库,对整个人类文化,提供了富有创造性智慧的贡献.
中国唐、宋、元时期,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主要是阿拉伯式,全部用砖石砌筑,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多呈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礼拜寺,是始建于唐宋时期的清真寺,向称中国四大古寺.元代清真寺的建筑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唐宋.仅元大都(今北京)就有清真寺35座.其外观造型基本上保留阿拉伯建筑形式,但已逐步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和砖木结构体系,形成中、阿混合形制.北京牛街礼拜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以及定州礼拜寺、松江清真寺等都是典型的中、阿合璧式建筑艺术形制.明清两代所建的清真寺,受中国传统建筑影响,形式变化很大,整体结构除礼拜大殿和邦克楼外,又增置讲经堂和沐浴室,总体结构多为传统的殿宇式,大殿结构复式化,由前卷棚、中大殿、后窑殿三部分组成,多为砖木混合结构.礼拜大殿内的窑殿墙,作成拱形卷筒式的“米哈拉布”,装饰精美华丽,有的后端封闭,有的安装两扇门.邦克楼大多采用砖木结构的亭台式建筑,很少尖塔式,有的置于大门之上,既是门楼又是邦克楼,颇具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20世纪初,河南穆斯林首先创建女寺,其后河北保定、山西太原等地起而仿效,或单独建立,或附设于某一较大的寺内.新疆喀什的艾提卡尔清真寺与库尔勒县的礼拜寺,其建筑形式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伊斯兰特色,多用木料、土坯、砖及硫璃砖砌成圆拱顶或平顶式建筑,采取敞殿堂与封闭殿堂结合.吐鲁番地区多为上下礼拜殿形制.西南地区清真寺的建筑,也有采用当地民族形式的,拉萨市河坝林清真寺,整体建筑结构和细部装饰为彩画,主殿及邦克楼外的石砌和色彩、线条、花式,完全采用当地藏式建筑艺术手法.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回族清真寺,采用傣族的竹楼形式,别具一格.
清真寺是穆斯林群体的中心,唐、宋时期的“蕃坊”和明、清以来的“教坊”,都是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合周围村庄、街巷和居民点而形成的社区.每个清真寺在经济上、管理上自成一体,一般互不隶属.有的门宦在某一地区某个寺内派驻“热依斯”(即教主的教务代理人)行使管理,下辖若干寺坊,有的教派有“海乙寺”(即中心寺),下辖“稍麻”小寺,形成较大的教坊.撒拉族地区历史上实行总寺,形成教坊统辖制.唐、宋、元、明、清时期,有的大寺实行“卡迪”掌教制,明、清以来实行伊玛目掌教制,民国以来实行阿訇掌教制,在管理形式上设“学董会”,当代则设“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寺务、财务,聘请阿訇执掌教务.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坊,把分散的穆斯林凝聚为自然的整体,成为一个坊的宗教、教育、经济、文化中心,凡有关该坊穆斯林的宗教生活、经济大事或教育、文化、民事纠纷、婚丧礼仪、欢庆节日等等,都离不开清真寺.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成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清真寺的经济主要来自教民的捐赠及亡人遗嘱捐献的地产、房产作为宗教基金,用以支付阿訇、经生的生活费、日常寺务的开支和节日的用度.
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甘肃及西南迤西一带清真寺,一般也多用三五开间的大门,大式大木结构.大门上起楼,多为三数层木塔式建筑.大门前时常利用前檐柱作为木牌坊三门,带八字墙及斗栱等.这种大门既是清真寺的标志和出入口,又可以起到邦克楼的作用,一物三用.中国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内地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及主要配殿,通常都是大木起脊式建筑,用斗栱.大殿一般由前卷棚、大殿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有起脊的屋顶,上面用勾连搭的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起伏灵活的大殿建筑.大殿的平面型制多样化,有矩形、十字形、凸字形、工字形等.后窑殿一般不采用砖砌圆拱的早期做法,而是亦木亦砖,搭配使用.后窑殿的式样更是百花齐放,有单檐、重檐、三重檐的十字脊或各种亭式脊,变化甚多,不胜枚举.
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是中国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融会贯通,把握住建筑群的色彩基调,突出伊斯兰教的宗教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有伊斯兰教特点的装饰效果.中国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中国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在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鱼缸,立碑悬匾,堆石叠翠,掘地架桥,大有“小桥流水”的园林风味.试想,人们在完成严肃的宗教功课之余,漫步庭院,观赏那袅袅香烟、吐芳花木,站在小桥听流水潺潺、赏金鱼游嬉,内心该是何等欣慰.无论其如何花样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中国清真寺都必须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具备伊斯兰教建筑的某些特点.
看无数壮观的清真寺宣礼塔,是无数虔诚的穆斯林信仰力量的最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