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姓的历史有表格的话最好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3:45:06
关于李姓的历史有表格的话最好咯
关于李姓的历史
有表格的话最好咯
关于李姓的历史有表格的话最好咯
.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2.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 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由上可知,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3.改姓为李
唐朝以来李姓鼎盛,附姓与改姓之风兴起,不少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赐之李姓.
唐末诗人和词人温庭筠云:“自从今狐楚入相,天下诸胡都改姓令狐.呜呼!宰相之势不过10年,而人竟改姓附之.况堂堂一统天子,300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几百千万矣.”
从温庭筠的文辞中,我们得知在唐朝赐姓之外,还有不少非李姓氏,因羡慕大唐国姓,而改姓、冒姓李姓的.另外,还有由汉化改李姓,或因其他原因改李姓的.
后魏《官氏志》载:有叱李氏,改为李氏.这显然是鲜卑拓跋氏的汉化政策所造成的结果.后魏叱李氏改李氏后,人们以其居地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县),而称其为河南李氏.
柳城,前燕胡人慕容(皇光)曾在此筑城,治今辽宁朝阳南.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柳城李氏有两族,一族为奚族之李氏,即张琐高养子张忠士所改之李氏,后奚族渐融于契丹,故将其归于柳城李氏之一族;另一族柳城李氏,则是李光弼家族,这一家族世代显达,知名于有唐一代.
李光弼祖上均是契丹酋长,其一世祖先迁徙到唐朝京城长安附近的万年定居,逐渐汉化,改姓为李,此后又世居柳城,因又称"柳城李氏".
李光弼的曾祖父李令节曾经是唐朝的大将军及幽州经略军副使;其祖父李重,任唐朝鸿胪卿兼檀州刺史;其父李楷落(洛),被封为蓟郡公.李光弼本人则为唐朝名将,战功显赫.这一柳城李氏家族,世代出将人相,在高宗朝、武后朝、玄宗朝、武宗朝及宪宗朝,都有这一家族的子弟出任宰相.柳城李氏为李氏宗族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柳城李氏两族,均出于契丹.契丹族原属于东胡种,因此,柳城李氏当属东胡人后裔.契丹李氏还有李失活、李过折、李吐干、李尽忠、李邵国、李郁干、李婆固、李窟哥等,均为契丹大贺氏部落首领.
4.谕赐国姓
唐朝大规模的赐姓,是李氏宗族庞大的转折点.
受唐朝赐姓者,见诸史籍之人数颇多.据《路史》及《唐书·审相世系表》所载: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皆以立功被赐国姓李氏.从此,李氏宗族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安息人李氏即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黄帝后裔安(昌意之子)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
后汉末,遣子世高入朝,不久徙居洛阳(今河南洛阳).晋、魏之时,闲居于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后迁辽左.至后魏,陀孙婆罗再不久徙,于周、隋时闲居凉州武威(今甘肃武威),由于定居武威,而被称为武威李氏.武威李氏的子孙在唐朝时期有好几个被赐李姓.其名人有唐朝将领李元谅,德宗时赐姓名;唐朝大臣李抱玉,玄宗时赐姓名;唐朝大臣李抱真,得赐国姓;唐朝大将李国臣,得赐国姓.
鸡田李氏本是河曲部落阿跌族子孙,因有功于唐,被赐李姓.
鸡田,是唐玄宗开元初年所设置的一个州,即今宁夏省宁武县一带.此地原属于突厥,后来以地来归,唐朝依其旧名,置为鸡田州.鸡田李氏,本河曲部落阿跌族的子孙,数代世袭鸡田刺史一职.唐朝时期,此鸡田刺史家族出了光进和光颜两兄弟,光进官至总武节度使,光颜官拜河东节度使,两人皆对唐朝有功,被唐朝赐国姓李氏.
代北李氏居现山西代县一带,本为西突厥别部沙陀部落,姓朱邪氏,因朱邪赤心有功于唐被赐姓李.
代北,属当时的雁门道,即战国赵雁门郡地.秦因之,汉亦为雁门郡,至隋改为代州.唐仍置代州,中和年间,置代北节度,亦叫雁门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创立了后唐帝业,李嗣源、李继岌等继为后唐皇帝.另外,唐末沙陀将领李克宁、李克让、李克修、李克恭、李嗣肱,都很著名.
唐朝时,有范阳(治今陕西大兴县)的奚人,原名张忠士(张琐高养子,冒姓张氏),先为安禄山部将,参加了“安史之乱”.史朝义亡,乃以其地降唐,赐姓名李宝臣,为司空清河王.李宝臣有子李惟岳、李惟简,袭国姓.
唐朝时期,有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于太宗贞观年间,率众附唐,得赐国姓,名李可度;还有奚族部落首领琐高,在玄宗时降唐,得赐国姓,名李琐高;另外还有李日越、李归国、李延宠等著名的奚族首领,都得赐李姓或袭李姓.
渤海李氏本姓茹,茹常以战功多被唐赐李姓.
渤海国,是靺鞨人大祚荣所建,当时其疆域在今朝鲜咸镜、平安二道,后扩至包括今吉林的一部分.渤海李氏,本姓茹.
唐朝时期,渤海靺鞨人茹常,为朔方部将,以战功多被唐赐李姓,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为朔方帅,位至三公.还有靺鞨著名李氏如李多祚,唐朝大臣,骁勇善射,其先世为部落首领,后迁中原,得李姓;靺鞨人李谨行,为唐朝大将,曾以疑兵退吐蕃论钦陵所率十万大军.唐朝赐姓的靺鞨李氏,为李氏宗族增添了新鲜血液.
党项李氏本姓拓跋氏,其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归附,唐太宗赐他姓李.
党项李氏.党项,是羌人中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省东南部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
唐朝时期,为吐蕃所迫,迁徙到甘肃、宁夏、陕北一带,本姓拓跋氏.唐初,党项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归附,唐太宗赐他姓李.此后,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立功,也被唐朝赐姓.宋时,拓跋李氏的李元吴建立了西夏政权,与宋、金对峙,盛极一时.拓跋李氏中还有李谅祚、李继捧、李乾顺、李继冲、李继周、李继瑗、李继筠等知名于世.
唐朝的赐姓对象中,很大一部分为少数民族,即对外族赐姓.赐姓,不是一般的奖赏,而是唐朝作为招抚少数民族首领及效忠者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旦赐姓,被赐对象就意味着成为大唐帝国的自家人了.对于这种至高荣誉,社会上的人们普遍地羡慕和向往,更不用说少数民族,他们得赐李姓,不仅意味着被吸收于具有高贵血统的李氏宗族,而且还标志着他们从此不再会因夷狄之种而受人之讥,而是成为堂堂正正的汉族成员了.这一殊荣,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首领归附唐朝,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赐姓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