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之地的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5:21:30
胡杨之地的阅读答案
胡杨之地的阅读答案
胡杨之地的阅读答案
西风胡杨 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篇英雄逐鹿的故事,一曲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倚成一幅慑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不死的树,是生命的树,是神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A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青山,是绿水,是城市,是村庄,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他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鲜花,让给了芳草,让给了名山,让给了大川,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移动的流沙,竞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寻找泥土,并深深扎根于其中.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比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B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⑦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10.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最坚韧、最无私、最包容、最悲壮.
1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营造了苍凉的氛围,衬托胡杨的形象,突出胡杨令人震撼的力量,为下文写胡杨做铺垫;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12.从上文加方框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4分)
答:A处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本色和精神.或者A处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挣扎爬起”“撑出”,形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本色和精神.
B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13.请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说明:联系生活,感悟符合“和谐共处、团结协作.包容理解、荣辱与共、执著顽强”中的一点,感悟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