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这个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17:20:00
怎样看待《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这个人
怎样看待《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这个人
怎样看待《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这个人
以前的正确答案,比较长
提起郑庄公,人们自然会想到《郑伯克段于鄢》.而几乎所有评论者都一致认为,《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客观_创乏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
然而,看过《左传》全文,尤其是仔细分析了其中有关郑庄公的描写,又使人不得不认为,如此给郑庄公下断语,长见太片面,也太武断了些I郑庄公在位招年,《左传》从鲁隐公元年记起到鲁桓公n年庄公去世,22年中,他的事迹在《左传》中是有许多记载的.他是这段时间内《左传》记载的最活跃的一个人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析评价任何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要从文学创作的实际出发,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全面地具体地分析,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评价.《左传》严格地说算不_仁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具有较强文学意味的历史著作.而对于郑庄公这样的厉史人物,我们更要以历史的、科学的、公正的态度,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出发,去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样才能给其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本着这一原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在《左传》的全部描写巾郑庄公是怎样一个人,然后再分析《郑伯克段于鄢》,看人们对郑庄公的评价是否公允.
首先,在《左传》的有关描写中,郑庄公是尊王崇礼的.他的一些作为在当时王权日趋衰落的形势下是很受时人称许的.
比如,鲁隐公8年.郑庄公因周天子久已废弃了对泰山的祭祀,就想用泰山旁的初地交换鲁国的许田.鲁桓公元年为此事又增加玉璧给鲁国,才换得许田,以便祭祀周公.可见郑庄公是很重礼仪的.
鲁隐公5年,郑庄公到周都朝拜周天子,周桓王不加礼遇,7年秋,又通过齐人朝王,{(春秋》称其“礼也”.
鲁隐公10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夏5月,郑、鲁、齐攻宋,郑连战连捷,但却将占领的宋足领土全部都给了鲁国.《左传》说:“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道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鲁桓公5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结果大败王师并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郑国大夫祝聊请求追击周王,郑庄公说:“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樱无损,多矣!”意思是说,君子都不愿出人之上.我又怎么敢侵陵天子呢!如果能自救使国家不受损失,就不错了.并且连夜派遣祭仲去慰问周天子及其左右.可见郑庄公是尊王重礼的.
其次,郑庄公具备了当时作为一个出色政治家所必须有的良好素质,但却一直也没有称霸诸侯的野心,更加说明了王权意识、道德观念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郑主公善于纳谏.鲁隐公9年对北戎之战和鲁桓公5年的对周之战,都是由于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而大获全胜的;郑庄公还善于用兵.《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如此等等,·《左传》中没有一字提到庄公用兵如何,但通过上述记载,郑兵几乎每战必胜,联系他当初对付共叔段时的沉着稳重,’以及所用的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之法,郑庄公会用兵这一点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郑国在经历了共叔段之乱后内部一直很安定.祭仲、子封等一批大臣围绕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太子和公子们也都相安无事,效力于国家,这不能说与郑庄公的领一导无关.说明郑庄公是颇懂治国安邦之术的.在他身上,具有一种较高的领袖的素质.当时,周王室权力日趋衰微,各国诸侯都在积极行动,谋为霸主.而郑庄公却一直也没有称霸诸侯的野心.作为周王室的执政官,他一心一意辅佐周天子,替他出兵攻打不朝不敬之人,连攻占的土地都不肯据为已有,但却两次被周王夺了权.鲁隐公3年,因为周平王不再信任郑庄公,因而周郑互换了人质.平主死后,周桓王即位却单方面撕毁合约,想移政于孩公.于是郑庄公一气之下派人割了温地之麦,收了成周之禾,一度与周王结怨.但不久又去朝拜周天子.在 “王不礼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齐人打通关节再来朝王.第二次被周王夺了权,生气不朝王,王却兴师来犯.在不得己御敌且又大败王师的情况下,又派使臣前去慰间周王及其左右.可见为了做到尊王守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道德要求,郑庄公是多么地忍辱负重!
第三,郑庄公虽然尊王崇礼,但并不因循守旧.他的某些行为体现了人们对于主道和礼仪制度的新认识.带有阴显的时代特色, 郑庄公所活跃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的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由宗法制社会向封建让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宗法制度崩溃、伦理道德沦丧,各种礼仪制度及社会风俗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就父杀兄、盗母偷婶、背信弃义,统治阶层中的一些腐朽荒淫者真是无所不为.生活主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中的郑庄公也难免受到影响.比如鲁桓公2年春,宋臣华父督因见孔父之妻美丽,于是就杀了孔父占有了他的妻子.宋君疡公不满此事,华父督就又杀了疡公.对于象华父督这种杀人夺妻又轼君犯上之人,当时的诸侯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相反,齐、鲁、陈、郑、等国却都由于接受了贿赂而一起扶持建立了华氏的政权.鲁国还把接受的贿赂一从宋国取得的部国的大鼎公然摆放到太庙中,说明当时人们的道德意识已是衰落到了顶点.在这种现实环境中,郑庄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也难免受到冲击.比如鲁桓公6年,北戎伐齐,齐侯乞师于郑.郑派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当时其他诸侯国也都有兵来救齐,但只有郑师有功.齐侯送来慰劳品,让替周王室主持礼仪的鲁国人分发,而鲁国却按周天子封爵的次序把有功的郑国排在了后面.这种格守等级差别秩序的守旧做法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所以才引发了后面郑与鲁郎地之战.周王两次夺郑伯的权,郑伯也都作出了相应的反应,说明,郑庄公的思想认识上虽有较浓厚的尊王崇礼的传统观念,但却不墨守成规.他的思想行为同样也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王权意识的衰落.
以上我们对郑庄公形象作了全面分析.可以看出,郑庄公的思想行为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但他基本上还是一个具有较强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他是尊王重礼的.当然,尊王守礼是当时统治阶级用来评价人物的是非标准,它所依据的也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这是我们阅读《左传》时所必须注意分析和批判的东西,不能作为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但是它却可作为我们认识人物性格的依据,对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分析了有关郑庄公的大量史实,对其个性特征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郑伯克段于邸》,看会不会得出和前面相同的结论.
发生在鲁隐公元年的《郑伯克段于邸》是为一般人所熟悉的.人们之所以批评郑庄公,理由有二:
一、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等他举兵谋叛时,再一瑟将他铲除.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
二、郑庄公对母亲姜氏假仁假义.他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反映了他的冷酷无情,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阔地及泉”迎回姜氏,说明了他的虚伪.
这些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全面了解了郑庄公的性格特点后,仔细分析全文,它们似乎又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文中开头即说:“压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巫请于武公,公弗许.”‘可见庄公和段虽是一母同胞,但出生后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庄公是在完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寤生”之责任不在庄公,而母亲的偏心却必然会给庄公造成很深的心理影响.等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就出面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作封邑,庄公没有答应.“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而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庄公是知道的.所以当有大臣来谏,庄公道:“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要这样,我又能怎么办?所以就这点看,一做错事的首先是姜氏,而不是庄公.因为姜氏是庄公的生母,段是母亲最宠爱的儿子.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等到段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庄公也只作不知,直到段图谋袭郑,姜氏欲为内应,才命师伐之.
这里,流行的观点的确有正确的地方.庄公对段的确是使用了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的手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明白表示了这一点.以此说庄公老谋深算确不为过.然而,设身处地为庄公着想,这么做又是势之必然:姜氏是庄公的生母,一姜氏要做的事,庄公怎么能回绝?段是姜氏的爱子,如果没犯什么大错就收拾他,姜氏焉能许之?所以,只有任其罪行发展到无可收拾,才能一举根除,免留后患.以此见之,庄公耍一点手腕,是势之所迫.如果不是这样,有姜氏作后盾,权欲熏心的段将作为郑国的隐患而使庄公永无宁日.
庄公平叛之后,将姜氏赶出宫外.“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亲生母亲帮着亲弟弟朔谋用武力夺取自己的政权,不惜弓!起内乱,虽在意料之中,也实在令人痛心.但“既而悔之”.庄公是重礼的.姜氏再怎么不好,也是自己的母亲,母子之情又岂能一旦割舍I所以,当颖考叔“食舍肉”时,引起了庄公的悲哀:“尔有母遗,繁我独无!”一种被遗弃的悲凉溢于言表.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颖考叔的建议,“阔地及泉”迎回了姜氏.这里,庄公的冷酷是一时之气,庄公的孝道也不能算虚伪.对待姜氏这样的母亲,能做到“遂为母子如初”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真正的不孝不涕,在《左传》中描写了很多.为争权夺利,轼父杀兄者比比皆是.郑庄公驱逐共叔段,以及一气之下把姜氏赶出宫外,和他对待周天子的表现一样,它是在礼仪制度崩溃、道德观念沦丧的社会中的思想矛盾的体现,在当时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且,郑庄公也没有要把段置之死地之意.在《左传》中,为争夺权利而引起的兄弟之间的互相杀伐是极其普遍的.并且这种权力之争都是你死我活的.鲁隐公谦逊仁爱,代鲁桓公摄政十一年.甚至不敢以国君自居,而鲁桓公长大后却派人杀了他;晋国遭 遇骊姬之乱,太子中生被迫自杀,公子夷吾、重耳逃亡在外.而夷吾回国为君后却拒不接纳诸公子,怀公继位后甚至连跟随重耳逃亡在外的人的亲属都要杀.在这些人眼中, 权势就是一切.对于给自己地位造成威胁的人,总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否则将寝食难安.而郑庄公对共叔段做乱后逃奔到共地,却不再过问,仔其自生自灭.甚至,对段之 出奔在外,还时常感到内疚不安.比如鲁隐公n年夏天,齐、鲁、郑联合伐许.鲁隐公 将占领的许国领土都让给了郑庄公.郑庄公让许国的大夫百里辅佐许君住在许都的东部, 并说:“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 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对段之出奔念念不忘,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只留下公孙获帮助白里辅佐许叔,自己则撤兵回国了.说明郑庄公驱逐共叔段实在是情非得己,他并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
基于以上事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克段于鄂”事件上,人们对庄公的评价是失之偏颇的.诚然,庄公对段的确是费了些心思,要了点手腕,但如上分析那是势之所迫.
对待段这样一位权欲熏心且有姜氏这样的坚实后盾的人,无沦是从国家和庄公个人哪个角度着.序葵的伪渗都果必要的.它厅睡了序公朴束的机智果断、谋略过人.而对待姜氏,就和对待周天子一样,庄公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但最终能做到“母子如初”是由于他头脑中的传统道德观念的作用,.而不是由于虚伪.因为在当时社会为夺权父子兄弟互相残杀都不算什么,对待姜氏这样的母亲,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的亲情,赶出宫外也是名正言顺,他没有必要委曲自己,装出一付假仁假义的面孔.
以此可见,同一部作品中的同一个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郑庄公是一个实际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所以如何评价郑庄公也就涉及到一个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问题.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巨是证据确凿的东西”〔“二.恩格斯也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睁钻研的科学工作,……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这些论断不仅说明了研究课题要以历史的科学的观点,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出发,而且同样也适用于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从全部史实出发,把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再从辩证法角度进行分析评判,这样才会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决不能只从个别事例上作武断地分析研究.具体到郑庄公,在《左传》的全部记载中,他是一个具有较强传统道德观念的人.他的思想行为尊王重礼,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的.把握了他的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后,回过头再看《郑伯克段于鄢》就会发现,认为他阴险、虚伪、狡诈的观点,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符.再以辫证观点来分析,就会得出结论:克段于鄂,实出迫不得己;耍点手腕.正见出他的能干;而尊王重礼的守旧思想注定了他一生在政治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我们认为,郑主公其实是一个颇具才干但思想守旧的政治家,他既不虚伪,也不狡诈.鲁迅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入,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
近乎说梦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一定要顾及全篇和招体,从历史的全部史实出发,决不能以偏盖全,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