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6:54:26
散文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散文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散文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回家的路很长今天我穿了双拖鞋去音像店,街上看到一个美女穿着长裙和平底鞋.我觉得她很好看就下意识多看了她几眼,结果一个男的很凶的看了我一

散文 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
散文 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

散文 贴近生活一点的范文
回家的路很长
今天我穿了双拖鞋去音像店,街上看到一个美女穿着长裙和平底鞋.我觉得她很好看就下意识多看了她几眼,结果一个男的很凶的看了我一眼.街上有清洁车在洒水,太阳照照那些水一下子就干了,公交车站前记满了要回家吃饭的中学生和买菜回家的大妈.我觉得我应该学会骑自行车因为我走了很久音像店的牌子还是很远很远的在我前方.
夏天穿拖鞋出去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有些邋遢的人从来不剪脚趾甲比如我脚趾甲就会像毕加索画画的灵感一样一会往左长一会向右长,这直接导致了路人们对我的第一印象.再比如有些生来命运不幸的人特别能吸引蚊子比如我脚上被蚊子亲吻的地方像藤原浩最爱的波点一样整齐的排列着,写到这里我下意识看了看我的脚.再比如当你遇到夏天时有的雷阵雨,你的拖鞋对你的脚的清洁度的保护还不如20块一双的假匡威.写到这里我很严肃的想了想我又没有买过假匡威,答案是否定的,我就放心了许多.
我继续穿着有很多缺点的拖鞋继续走,途中我又看见了一个美女.我这次很聪明的观察了她周围有没有可疑男士,但是她穿的太难看了,于是我继续看前面那块红色的音像店的标志.我想到了我要买的东西是一张专辑,于是我检查了我的钱包.里面有100块5毛,这不多不少的数目让我不知道我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回家拿钱.我经常在夏天走路的时候感到口渴,今天也是这样,这让街边24小时开放的喜士多又得到了一位顾客.我在店里犹豫了很久,不知道是买19.9一瓶的星巴克还是买2.5一瓶的雪碧.有一位浑身是毛的男青年曾经告诉我他很喜欢喝雪碧,有一个很美丽的小姑娘曾经告诉我雪碧喝多了会长毛,然后我的钱包告诉我我只有100块5毛.我买了2.5的雪碧拿了98块的零钱继续想前面的红牌子走过去.
我时常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思考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但是今天雪碧成功没有让我想那些问题.我进了音像店之前门前有个东西叫了一声:欢迎光临.我进了音响店之后有个小姑娘和我说了句欢迎光临.我被这种重复性强烈的语句弄得很烦躁.我看见了杰克逊那个老头子的精选,我觉得他一直是一个伟人.伟大在他死以前可以赚很多钱给他的孩子花,他死后一样可以赚很多钱给他的孩子花.我决定我以后也要变成这种伟人,变成这种伟人的前提是我买了这个伟人的这张精选以示我对他的尊敬和崇拜和尊敬和崇拜.那个说了句欢迎光临的小姑娘像我推荐了一张专辑,我十分不喜欢这种小姑娘.因为她以绝对性的第一眼以为我是一个90后脑残地给我推荐了蔡依林小姐的专辑.我用我的98块买了原价110块的精选,因为它打八折.小姑娘不屑地笑了一声我觉得是因为她以为我是没有钱买那张专辑的.其实我不买那张专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我不喜欢蔡依林不欣赏她这种用专业术语来说是Copycat的艺人第二是因为我需要用剩下的10块钱打车回家.她完全错了.
值得我好奇的是,我出去的时候那个那个小姑娘没有说欢迎光临连门口那个东西也没有说欢迎光临.我的人格受到的侮辱,但是我不是这种因为受到侮辱就会改变去买这种专辑的人.我空手拿着那张精选,并没有马上打车.原因也是有两个第一是这里打不到车第二是这里10块钱到不了家,我不想半路被丢下来.
回家的路很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路会这么长也许是因为我只有10块钱的缘故.
前者忧郁 后者饥饿
前天我半带忧郁半带饥饿的看完了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前者忧郁是因为后者饥饿.
我想要煮咖啡却不会.星巴克里三十几块一杯的咖啡和2块钱一小袋的麦斯威尔喝到肚子里其实味道是一样的,相对于我来说,可能后者还更加提神.
情人节商场里面就像鱼罐头,如果你不是非常的有钱可以去冷清的没有人的商场的话,那么情人节去逛就是一个悲剧.我不行也参与了这部悲剧,而且我还是个悲情角色.
我买了泡面准备好自己的叉子和碗烧好了开水接到了邀请吃饭的电话把开水到进水壶吧泡面放进冰箱叉子放回消毒柜碗扔在水槽里呆了手机和钱出门半分钟回衣柜拿外套从妹妹的储蓄馆里拿3块钱坐公交发现他们很急又放了3块钱回去用手机拨了2811111找了出租车6分钟后坐上出租车拿出手机发短信和他们说我快要到了我把35块钱给了司机司机还了我2块钱和一张票然后没后和我说再见我觉得很没礼貌就和司机说了再见司机表情很奇特我在原地等了几分钟然后去了喜事多买了关东煮看到了放在一边的画报上有ladygaga的照片我笑了一下没有买事实上我昨天买过了之后我找到了我要找的人吃了我要吃的饭然后我打车回家花了比打车过来少了2块钱的车费和司机说了拜拜司机没有理我和保安说了你好保安没有理我.
我觉得有时候不用标点符号这种感觉也是很不错的语气很连贯就像是一口气说完的一样我觉得这样很潇洒有时候人就要潇洒一下不然就沉默的憋成了被挤在寿司里面的三文鱼我喜欢吃三文鱼但是不喜欢吃天妇罗我喜欢吃冰激凌但是不喜欢吃放在巧克力里面的月饼状的哈根达斯我喜欢看喜剧不喜欢看悲剧但事实上悲剧一般都比喜剧出名所以我有时候不得不看看悲剧我不喜欢吃甜食但是喜欢逛甜品店.
我本来想要今天写完作业后来拿出作业又把作业放了回去因为他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我今天晚上不准备梦到作业我从理论上说还没有写过作业从事实上说也没有写过作业这个时候我感叹了一句理论和事实终于接轨了.
书籍和行走
如果说这莫过于我最爱的两种东西是否有些偏激.
我必须承认的事情是我并不太擅长于行走.并不是我要让我自己这样的不擅长干些我喜欢的事情而是我的平足并不太允许我这么做.我小的时候也算不上是太小的时候也许是小与不小的一个空隔得时间间断还是蛮喜欢行走的,也许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平足.意境是没有的现实是我当时的确经常走.在我小与不小的那个时间阶段里我还没有住在杭州也没有住在北京而是一个小城市地理位置大概在金华边上的时候我还算得上自由毕竟一个开车逛一圈大概20分钟的小城是不太允许我走丢的.那我现在要承认的事情是我一直在退化.可能我自己看的比较清楚我自己,我深刻的感知到小与不小阶段里我的是非常沉浸与个人世界且不易被影响的那现在应该相反.
我走过的地方不算多也不算少能从过去随笔里找到的地方大概有三个咖啡店首饰店和瓷器店.咖啡店里的咖啡和奶茶没有区别但足以娱乐小与不小时间差里面的我.那家店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店里多了那么几本书,我觉得我喜欢上书籍很有可能和咖啡像奶茶的咖啡店有关系.店里的老板娘也算是有点有趣,如果你和她讲讲她喜欢的话题是会收到奶茶味的咖啡的.作为礼物.首饰店原来是我愿意去但不敢去的地方,小时候有限的零用钱是理由.店里有些东西很喜欢却是没有想过要买的,店主常不在,能经常看到的穿长裙的女孩子是我曾经的校友.说来倒也好笑的是当时从未有看杂志习惯的我竟然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去模仿穿衣的人,我觉得我曾经非常迷恋她的服装.这店留给我的记忆很多但买下的东西却很少.一条链子我带了这么多年没有换还有一个皮质的手链一样的东西丢在食堂里没了曾经我还因为这皮带一样的手链生气过.瓷器店在个有些偏僻的地方店主是个剔了平头的男人拿黑色的抹布擦桌子,这句子倒也是从原来的随笔里面直接摘抄下来的.我回忆不起了些什么这店大概也早就关了吧.
我看过的书不多,这也算是没有办法衡量的一个单位.我会控制不住的买书但看的速度却慢到了一定境界.几个月前准备要看的书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书签也就插在十几页的那个地方.我觉得抄写是唯一能我记住书的办法,也许这是我给自己龟速的一个借口.我有时候会记不得自己看了什么书.书太神奇我描述不来.
我还能说些什么.弗朗茨卡夫卡说亲爱的,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事,就总会坐立不安.我也不能反驳他什么.我现在却是内心没事却也坐立不安.

黑暗
嘿嘿.
有未知的东西在黑暗的深渊,秘密地欣赏着你.它端详着你,看你的一切,却丝毫不让你发现.是黑暗.它一点都不可怕,仔细看,它很美丽.黑暗有着和光明相反的触感.
深夜,很黑很黑,我在家里.漫长的时间在我的挥霍下,还剩下几点.居民楼附近的笑声传入内耳,被我不欢迎地抛弃.我不喜欢听笑声,在这个寂寥的夜晚,安静是最动听的歌.关上门,光从窗子射进来.拉上帘子,日光灯依旧辉煌.断开开关,黑暗此时才降临.孩子,黑暗是温柔美好的.
习惯了黑暗,我径直走向床,靠在墙上,欣赏我可爱的黑.寂静,会感觉到孤单吧,那么孤独的夜.没有,我一点都不孤独,我有忠诚的黑夜.我适应了它,它属于我,我占据了它.我发现它很熟悉,我了解它.黑暗,躲藏在光明之下,一直躲避着,真像个懦夫.其实它不是懦夫.它一直躲避着,尽管黑暗那么渺小,始终没有光明强大,但它却一直存在着,苟活于人间.哼,有人说黑暗是死的.它若是死的,那陪着我的是什么,我是活生生的,能陪我的必然也是活生生的,它是活生生的黑暗.
活生生不等于血淋淋,黑暗没有血腥味,一点没有,闻到那血腥味?那是你自己双手染上的,无权强加于它,它只不过是你的替罪者,背上最邪恶最肮脏的罪名,人们才会叫它可怕,恐怖的黑暗.而我称它可怜的黑.谁说黑暗是肮脏有污垢的,它是最纯净的.黑暗里,我没有杂念,我没有思考,我没有头绪,有的只是享受,能放松自己,多纯洁的黑.
我不是讨厌光明,有时我要接受黑暗.阳光的生活,充满着笑声,洋溢着笑容,那会心花怒放.经常的开心会带来疲惫,那疲惫啊,只能在黑暗里洗涤干净.接受黑暗的洗礼吧,不会漫长,它会扎根在你的心底.洗干净开心,洗干净骄傲和自满,才可以换来新的幸福,新的开心.敞开怀抱拥抱黑暗吧,其实它很可爱.
上课时看,自习时看 无聊时看,孤独时看
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
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所谓为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一块肉.
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但我还想指出,到岁数了,找合适的人,正常的性生活,这些都是从NORM的角度来判断的——属于个人的,只是一片虚无.我总觉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
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被告知他已经逝世十一年的时候,我感觉狠狠地被欺骗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目送》
人生无奈又是苦短,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冬天只能一个人过,人与人相连的或许只有那一个背影.
  孩子是你的生命的延续,他刚生下来时哇哇大叫,给你一个肉肉的细小的背影;他三岁时调皮得让你抓狂,给你一个满地乱爬的背影;他七岁时你担心他那乱七八糟的数学成绩,他给你一个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岁时你担心他从别的地方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于是尝试着和他交流,而他仿佛对此不屑一顾,只给你一个很倔强的背影;他十六岁时不搭理你,永远只给你一个消瘦的背影;他二十岁时飞扬跋扈得仿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劝诫全都成了废话;他三十岁时你几乎要用年来做单位用以计量和他见面的频率,他一直给你一个忙碌的背影;他四十岁时你已经老得满脸褶子走不动路了,你行动不便,偶尔还会尿床,你在这时候回过头望望,这一辈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当他终于真切地望着你的时候,你已经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续.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尽管龙应台的描述如此逼真,文辞如此优美,儿女柔情婉转,惆怅感慨深远.但龙应台毕竟不是纯散文家,她不是朱自清,她不是琦君,她在写作这类散文中还透着龙应台特有的风格,那种政论家,还在政治舞台上玩过一把的官员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说教意识.她在很生活的文章中时不时地宣扬她的价值观,无论是给儿子的通信,还是在描写亲人的文中.她那种被儿子描绘的经常在课堂和聚光灯下的心态,让她不能像朱自清、琦君那样平实的记事,通过平常的记事抒发那淡淡的感情.应该说,她把人生最基本的东西都给关注了,但她的写作也有表演成份.她写亲情,不像朱自清,完全可以小到极致,就是单纯写父亲给儿子买桔子这样一件小事.龙应台不会.从文化人到一个官员,她都玩得不错,她天生是本色演员,又能把自己的感觉简单从容地表达出来.即便在《目送》中,那种强烈的对比,使本来平易的文章变成硬切,形成明显的对比.她会从她的理念出发,认为有人说她的风格转变是从大到小,而她认为这小并不小,是大事.她从大陆和台湾对《目送》和《(不)相信》两文阅读人数不同而认为两地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这些,都反映了她的自信,尽管这种自信未必正确.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楼主感觉怎样啊?不可以可以再换的.希望能帮助到你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低低地吟诵。抬头,投过纱窗的格子,我仿佛看见一位伊人海藻般的头发与她娇小的背影,不真切的样子。
  我起身,不禁想要脱离这纱窗的束缚,去寻访,去勘探。
  四月,远没有五月的明朗,虽已褪去雨水的阴霾,却也不忘送上簌簌寒风。道路像一条被遗弃的绳子,蜿蜒伸向远方……
  看见河边的柳树,颇有一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架势,将枝条浸在...

全部展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低低地吟诵。抬头,投过纱窗的格子,我仿佛看见一位伊人海藻般的头发与她娇小的背影,不真切的样子。
  我起身,不禁想要脱离这纱窗的束缚,去寻访,去勘探。
  四月,远没有五月的明朗,虽已褪去雨水的阴霾,却也不忘送上簌簌寒风。道路像一条被遗弃的绳子,蜿蜒伸向远方……
  看见河边的柳树,颇有一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架势,将枝条浸在水中,风拂过,荡起一层涟漪。好美,带着春的味道,与万物一同释放生命的光彩。而一旁的你,我来探访的芦苇,你的生命已终结,身上的颜色如此颓败,像夕阳一样含混,一层黄叠着一层橙,腰间还沾了些许霉黑。可是,你为什么仍挺立着,绝无俯身亲吻湖面的意思?你,是不想与它们同走一条路吗,是想另辟新道,以执着来镌刻一道凄美的风景吗?
  低头,我竟瞥见了一星浅绿。哦,芦苇,是你重生了吗?我想是的,你定是舍不得这多姿的世界,才又破土而出!伸手扶住一片薄而小的叶片,那上面的脉络竟是如此特别。一条条线从一点射出,又在一点汇聚,不留缝隙地紧挨着,呈现出均一、稳定的绿。你,一直都是这么与众不同吗?即使与万物共处在这片蓝天下,也要拥有不同的姿态,以沉稳来烙印一幅谨慎的画作?
  小心翼翼地贴近,生怕破坏了这个场景。我看到,你的脚踝处泛着深沉的紫红。你是在提醒我“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诚如是,我定将铭记,也要铭记你至上而下,汩汩而流的热血!晚风吹来几片零落的花瓣,落在你掌心的水珠旁,与你羞涩而蒙眬的绿相映成趣。音乐中,我仿佛听见你在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感受到了那份温馨与缠绵,似乎还触到了你多愁善感的心。看来,你注定要扮演一个走在不同于常路的小道上的角色,以你的诗意书写你一生的传奇!
不走寻常路
  芦苇——蒹葭啊,你悄无声息地将脚步落在不凡之路上,我却听到了沉重的回音。你的执着,带给我倔强的勇气;你的沉稳,教会我踏实地迈步;你的诗意,引领我叩开文学之门,你用你的一切,向我昭示:无须期盼阳光给自己温暖,只须静待雷电,来奏响青春的乐章!
  这一刻,我彻底领会到你的意思,我定会以你为榜样,不走寻常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