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前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5:04:04
1921年前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
1921年前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
1921年前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
、对中国社会主要特点的初步探索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全面论述了中国社会特点,其中指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封建经济的根基还严重地存在;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列强侵略不仅造成了中国的四分五裂,而且操纵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政府的太上皇.毛泽东这些精辟论断,是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为基础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指出:
1.中国社会在经济上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得不到充分和独立的发展.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指出过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本来想完全毁灭中国旧有的经济构造,代以完全由他们掌管的新式资本主义的经济建筑,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完全毁灭的本领.”结果反而使“中国资产阶级就渐渐完成他们的初步积累阶段”,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造成中国资本家发展的最好机会”⑦.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经济发展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中国资本主义又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
面对当时盛极一时的“实业救国”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人并不反对“开发实业”,只是认为中国不具备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
首先,靠中国自身之力没有可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陈独秀在《向导》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在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国内军阀的扰乱未解除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很难得着发展的机会.”⑧周恩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更为深入一些,他指出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五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个强有力的资产阶级政府,二是有大量民间资本,三是要有科学人才和自造机器的能力,四是关税自主,五是国内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均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五个条件一个也不具备,怎么能谈得上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呢?⑨
其次,靠借外资更不可能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独立发展.借外资以发展中国经济,是孙中山等人曾经提出过的一种想法.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主张持不同意见.差不多在中共二大举行的同时,蔡和森发表了《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列强借债给中国发展实业,这是国际帝国主义所不愿意的.“因为他们所要的,是要以他们本身的利益为标准,而使中国的经济生活永久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利益之下,决不会容许中国 自成为大工业生产国,以谋经济上、政治上之自由发展与完全独立.”⑩事实证明,靠借列强资本来发展中国经济,无异于与虎谋皮,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蔡和森所指出的道理,是无可辩驳的.
中国的民族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获得充分和独立的发展,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一重要结论在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全部理论中处于基础地位.
2.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的重要特征是帝国主义成为中国的太上政府.
西方列强与中国统治阶级的关系是什么?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中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帝国主义势力处于支配中国政治、经济和操纵中国军事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列强利用华盛顿会议达到重新瓜分远东殖民地和市场的目的.这个会议以承认日本在中国满蒙地区和东部西伯利亚的独占权力为交换条件,换取了以美国为首的各列强可以在中国实行所谓“开放门户”政策,进一步操纵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共产党指出,由英、美、日、法四国所组成的同盟,共同对中国进行侵略,使得中国这一农业国变成了国际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所有的工业农业在此后都要向外国银行交租纳税.这种对中国的肆意宰割,是在帝国主义者口称“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人类平等”等好听名词的幌子掩盖下进行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指出,争取民族独立和平等,的确是中国人民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但是中国人民受了这九十年被压迫的经验,却最易了解帝国主义者所宣称的平等和自决是什么意义.而且也容易了解只有打倒资本帝国主义以后,才能实现平等和自决.”{11}
《向导》是党在1922年9月创办的重要刊物.它的发刊词揭露了帝国主义控制中国铁路、口岸、财政等经济命脉的事实,利用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及驻军来保证外国商品向中国市场倾销,而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和外货竞争日渐毁灭;利用中国的矿山、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的种种罪恶.然后痛切地指出“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经济上,更是箝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北京东交民巷公使团简直是中国之太上政府”{12}.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近代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即列强侵略势力是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3.封建军阀与侵略势力相勾结是中国社会政治上的又一重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认为“军阀与战乱如形影不相离”的现象是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列强在中国利益的不一致、不均衡,导致中国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1922年5月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深刻地剖析了这个现象:“资本主义的列强欲达到其侵略的目的,自然要努力破坏中国的独立和自强,扶植督军武人使之互相争斗,以收渔人之利,同时又因为列强间的互相竞争,各自特别扶植其势力所及的督军武人使之互相争斗,以获得特别的权利,在这种国际资本的支配及竞争之下,遂使中国四分五裂,内政无从整理.”{13}
1922年6月,陈独秀回顾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政界,先由袁世凯,继由段祺瑞、黎元洪等军阀组成“内阁”,都美其名曰为共和国,实际上都是封建的“武人政治”,即军阀专政.他列举了民国以来11年间爆发的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直皖战争等七次大战争,指出“军阀一日存在,不但他们对于民主派的战争不能停止,他们自身内讧的战争也不能停止”;“军阀不消灭,不但好政府主义者所谓的好政府无从实现,军阀自身之坏政府,亦必日在不统一的动摇之中”{14}.这些军阀政权,不是有日本就是有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才使得中国的内战愈演愈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正是通过扶植军阀统治来间接实现的.
揭示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军阀统治与侵略势力之间的相互勾结和共生现象,是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依据.正是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中共二大指出“即使中国现在能出现一个所谓统一政府,但列强的压迫不去,军阀的势力不除,中国是万难实际统一的,而且内乱还会不止.”据此中共二大首次制定出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即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建设真正统一、民主的共和国.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特征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初步相结合的成果,是进一步创造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