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22:05:36
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米——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

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
重量~长度单位来源
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

重量~长度单位来源一定要完全符合问题!~
米——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 (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作国际米原器,并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0.1μ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另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因此,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20世纪 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763.73倍”.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我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长度基准.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18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
千克
kilogram
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是质量(而非重量)的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千克用符号kg表示.千克力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计力单位,规定为国际千克原器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所受的重力.符号为kgf.工程技术书中常把“力”字省略,因此易与质量单位混淆,故上世纪我国曾规定使用重力又称重量,单位是千克力.
牛顿
1牛顿=1千克·米/平方秒(1N=1kgm/s2),表示可以使1千克的质量获得1米/平方秒的加速度的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会按质量分解到每一部分并产生同样的效果.同时质量和加速度趋向的乘积可以互相抵消,所以被叫做“力”.而万有引力的作用效果事实上是不依赖于质量的,没有质量的光也可以同样被吸引,并获得同样的加速度.除了万有引力,其他已知的力(电弱力、强力)都只对特定的粒子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