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8 06:43:25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只有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40图3-1)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最北端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5个陆上相邻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 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
疆域优势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3个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 P42图3-3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图册P22)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图册P24)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比较黄河、长江(P53 、P54)
比较点 黄河P53 长江P54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月均温 低于00 c(<00c) 高于00 c(>00c)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多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10、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图册P30-31)
华北地区 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华东地区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安徽黄山、浙江杭州西湖、福建武夷山、台湾日月潭、江苏苏州园林、山东泰山
华南地区 广西桂林山水、海南天涯海角
西南地区 四川乐山大佛、四川九寨沟、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
西北地区 新疆天山天池、甘肃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华中地区 长江山峡、湖南武陵源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12、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 线路走向
京九线 北京—九江—南昌—深圳—香港九龙
京广线 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广州
京沪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哈线 北京—沈阳—哈尔滨
陇海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9、我国东西部差异(P62图3-28)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地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民族 主要是汉族人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
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