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02:35:13
苏州园林赏析苏州园林赏析苏州园林赏析《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这样一种规律,先定位为说明文,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在了解一下说明方法,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接着赏析一下文中的修辞或者写得比较优美的地方.
这样的教学是挺规范的,但是,总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今天在研究课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于是,留了个心,顺着这个思路,把作者的这些蛛丝马迹寻找出来,一一列举,还真的发现这篇说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来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是神似.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
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