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中“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指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34:50
土地的誓言中“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指什么”
土地的誓言中“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指什么”
土地的誓言中“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指什么”
9 土地的誓言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几个突出的特点是: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二、问题研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凡是反常之处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令人感到困惑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求一、明确该词的本意;二、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是不是使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呢?
3.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练习说明
一、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本题意在揣摩精彩语段,通过揣摩语言感知文章写作特色.
第1小题提示学生注意这段话中密集的意象,如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等.抓住这些特点,能充分体会到东北的地域特征.
第2小题,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细心品味这些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并且强调语言引起的“联想”,着眼点在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品味语言.
第3小题是一道开放题,鼓励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对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加以评论.答案应该是多样的,开放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这是一道语言积累题,意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通过积累、记忆,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例句如下: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3.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三、学唱歌曲《松花江上》,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此题旨在通过跨学科活动,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涵.
教学建议
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一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然后再播放《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本文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2.反复朗读课文.
建议初读由教师本人进行表情朗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3.理解全文结构.
这一环节宜简不宜繁,三言两语略加点拨即可完成任务.切忌在此环节喋喋不休,以致影响学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妨碍学生的想像和体会.
4.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
这是核心环节.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像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这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些词句的理解参见“问题研究”.
5.本课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应扎扎实实地教学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有关资料
一、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吴福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二、土地(秦牧)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吗!”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着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沙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福建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在我国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桥梁被命名为“寸金桥”,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这是用来纪念当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们的.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决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无缺.台、澎等地还被一小撮反动派所盘踞,我们必须把它解放.从福建前线,我们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啊!不仅我们英勇而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给予美蒋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就是民兵队伍,也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就是好些少年儿童,在大炮轰击中也自动奔跑接驳电线,传信送物.他们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意志.
1960年(选自《秦牧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