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1:13:26
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生活,没有对与错--读《雷雨》有感提到《雷雨》,想必最深

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
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
不少于600字,急用!

以《错误和正确》为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急用!
生活,没有对与错
--读《雷雨》有感
提到《雷雨》,想必最深刻的要数周朴园了.而说到周朴园,人们对其的评价无非也就是负心汉假惺惺之

类的.对此,我有我自己的看法.
周朴园,一个背负千古骂名的“坏人”,一个为了利益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就连曹禺本人,对其的评价也

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坏人.
周朴园真的有那么坏吗?我看未必.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周朴园不过是某种社会形态下的代表而已.或者

说,他的这种坏,只是茫茫人海中很平凡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就从他的抛妻弃子说起.两人相恋,纵使爱得再深,但在爱情与利益面前,有谁敢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他(

她)从未对此作过权衡?只是不同的是,选择爱情,就成了伟大;选择利益,却要遭万人唾骂.可是,选择后

者又有什么错?这只是一些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爱情是,利益也是.说句亵渎爱情的话,其实,爱情不也

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吗?不然哪来的那么多狂热的追求与背叛?追求是为了选择适合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

好的,这是利益;背叛,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这不也是利益的体现吗?既然如此,在获得利益作为基础之前,

舍弃爱情,丢掉包袱,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种做法,不正是人们所提倡的“先立业后成家”的理智做法的

同素异形体吗?追求利益,是为了生活,而种种选择,只是不同的人在对同一件事上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不同

的选择罢了.我们旁观者凭什么以一种高姿态去评论别人,用自己所谓的高尚来左右他人的行为思想?都是为

了生活,选择利益,又有什么可耻的?
再者,我认为如果有人说周朴园坏,那说的这个人也好不到哪去.至少,他的思想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了

污染.试想如果这个人自己没有过类似周朴园的思想,那他(她)又怎么知道周朴园是这般想法呢?又如何能

塑造出周朴园这个千夫所指的形象,制造出如此之多贬低他的舆论来呢?如果说周朴园坏,这可不可以算是某

些人自己幻想出来的,是以这些人的肮脏思想为基础的呢?思想犯罪无最,而行为犯罪却是要受到法律追究

的.所以说,周朴园不过是某些人为自己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是找一个还愿的寄托体罢了.如果说要周朴园坏,

倒不如说认为周朴园坏的那个人更坏.
再来看看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保留着侍萍生活习惯的做法.很多人都说他只是做给别人看.可是!我想,

就算是做给别人看,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值得我们在此大作文章吗?这种过激反应倒让我怀疑,这会不会

是某些有过类似做法的人的心理折射?这种做法又有什么不够光明磊落的吗?只不过象是一个被父母责骂后跑

出家们想要作贱自己以博取同情心以求得一个心安理得却又不敢真的走远的心理那么简单.一种形式上的赎

罪,试图用自以为是的忏悔和他人的言论来抚平心中的内疚.这样的想法相信人人都有过吧.这就是生活,生

活没有圣书上写的那么高尚,不容私念.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带者满身的伤疤还理直气壮地去对着别人

的缺陷评头论足呢?再说了,对于周朴园的坏,又该如何定义呢?从他的立场来讲,他是自己人生戏剧的主角,导

演自己的人生,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可以原谅的,又何来的坏呢?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又怎能透视他

的感情?既然无法透视,一切的评论也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猜测罢了.
当然,对于周朴园的所作所为,我并不是想为他“翻案“ .按照人们的道德常伦,他应该是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了.可如果平民化一点去看,这是不是可以只看作是人之常情呢?我想,他的好与坏,对与错,只是取决与旁观者的

心态罢了.或许在他的家人看来,这样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才算有出息;而这于侍萍来说,无疑是最深重的背叛,最

绝情的抛弃.而这些不同的看法,正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维护自己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的对与错,谁能作出一

个正确的定论?说到最后,似乎连“坏“也没有了定义.人都是有私欲的,并非圣贤啊!我们为什么总喜欢以一种连

自己都无法做到的高标准去要求去别人,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立场来作为衡量他人行为的砝码呢?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左右他人的思想,却能改变自己思维的方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这样的话,也许,一切都

会简单许多,完美许多.
读完,我没有什么太高尚的收获,对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恩怨,我不敢定论谁是孰非.我想,都是为

了生活,生活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如果有,那也只是个人心态和立场的异同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仅此而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