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守岁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8 01:07:10
春节守岁的由来春节守岁的由来春节守岁的由来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

春节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的由来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月26日农历腊月初八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是腊八节。一大早我就来到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做腊八节的传统食品———腊八粥。我们中国人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始于宋代。当时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还是寺院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全家团聚在一起食用,还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呢,每年的腊八节我们也会做上一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

全部展开

月26日农历腊月初八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是腊八节。一大早我就来到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做腊八节的传统食品———腊八粥。我们中国人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始于宋代。当时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还是寺院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全家团聚在一起食用,还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呢,每年的腊八节我们也会做上一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香香甜甜的腊八粥,聊天谈笑,享受天伦之乐。
瞧瞧我们准备的原料,有大米、小米、薏米、麦仁、花生、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红枣、葡萄干、枸杞、南瓜。真是丰富啊!这是我第一次做腊八粥。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先把各种原料洗干净,然后就把它们一股脑放到锅里,盖上盖子,点火开熬。小小的火苗舔着大大的锅底,粥的香味也随着一股股热气飘了出来。好香啊!米香、豆香、枣香、瓜香混在一起,充满了小小的厨房。快出锅了,我赶紧把准备好的白糖和桂花糖加进去,本来就香气四溢的粥又多了桂花的香甜,味道更美了。
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喝着香喷喷的粥,聊着家常事,体会了平凡的幸福。

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是传统的祭灶的日子。送灶王爷上天后,扫尘就开始了。我原来一直不知道这个风俗的起源,今天问了奶奶才知道了那个诡异而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传说人间有个三尸神,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绘得丑恶不堪。一次,他又向玉帝进了谗言,说人间都在诅咒玉帝。玉帝大怒,派下神灵到人间调查此事,凡是亵渎神灵的人家,让蜘蛛结网以做记号,等到除夕之夜,再满门斩杀。三尸神在家家户户都做了记号,想让玉帝来个斩尽杀绝。他的阴谋被灶君发觉了。灶君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最后想出了让家家户户大扫除的好方法。大家遵照灶王爷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打扫得焕然一新。除夕之夜,玉帝派来的神仙看到人间家家窗明几净,人们欢聚一堂,人间美好无比。玉帝知道了人间的真实情况,重重地惩罚了作恶的三尸神。从此有了送灶后扫尘的年俗。
如今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扫房子,并不是为了避免灾祸,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很多空闲时间和精力打扫房子。这个风俗给了大家打扫房子的机会。人们在忙碌之余挤出时间给家来个大扫除,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让自己的小窝焕然一新,岂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家的房子经历了一年的“风霜”,早就蒙了一层灰尘,窗户也失去了透亮的本色。经过我们“艰苦”的劳动,曾经灰蒙蒙的小屋不见了,眼前的房间已经清洁而敞亮。一年到头,也许只有过年这几天,才能拥有一个这样清洁的环境吧。

2月17日 农历除夕 星期六 天气晴
夜已经深了,窗外还是绚丽多彩的礼花,爆竹的“噼里啪啦”声也此起彼伏。好热闹啊!除夕夜应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夜晚了吧。也只有这绚丽礼花和声声爆竹才提醒我们新年快到了。如今年味越来越淡,太多的年俗渐渐消失,太多的传统离我们渐渐远去。大概只剩着烟花爆竹散发着阵阵年味。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年。常常是刚过了年就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过年就意味着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平时有什么愿望,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实现,因为过年也许是家长们最慷慨的时候了,往往会满足自己的愿望。穿着新衣服、拿着压岁钱、吃着好吃的和其他的孩子们跑来跑去,玩玩闹闹,真是一件乐事。妈妈小时候的春节更有意思。虽然物质生活不好,但年味很浓,总有庙会可以看,其他年俗活动也有很多。
现在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越来越不新鲜,再加上年俗少了很多,传统一点点流失,春节除了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去亲戚家串串门,就没有什么了。春节就剩下了吃饭,看春晚了。不过这剩下的烟花爆竹最能烘托节日气氛,亲友团聚也恰恰是春节最大的意义。一年到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有了春节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家人欢聚一堂,享受团聚的幸福。朋友们也有了增进友谊的时间,三五个知心好友一起聚聚,谈天说地,友情也不会褪色。这样想想,春节还是挺好的。
窗外的天空更明亮了,鞭炮声也突然大了很多,原来不知不觉间时钟已经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年来了!抓紧时间,在新旧交替时许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大家来年过得更好。

2月18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星期日 天气晴
昨晚的鞭炮声还没停,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又是鞭炮声把我叫醒。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晨。虽然很困,但我再也睡不着了。穿上新衣服,我和爸爸妈妈赶往奶奶家拜年。路上人并不多,但鞭炮声不绝于耳。地上也满是红红的炮纸。街道两旁的家属院里,红灯笼、红对联、红福字,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奶奶家,饺子还没吃完,就迎来了一个个拜年的邻居们。我们赶忙吃完饺子,也开始楼上楼下,这家那家,向邻居们拜年,和大家分享春节的喜悦。平日里不常走动的邻居们此时都互送祝福。身在异地的朋友、同学也通过短信表达祝福。看着一条条拜年短信,心里满是温暖。
春节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团圆。它还带来了邻居们的互相沟通,朋友们的团聚欢乐。试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共同欢度这一传统佳节,共同数着倒计时,留下自己美好的祝愿。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这一天真是亲情乡情甜醉了中华儿女。
真希望传统不要渐渐远去,希望大家珍惜传统。

2月22日 农历正月初五 星期四 天气晴
正月初五俗称五穷日。这一天,人们要燃放大量的爆竹,谓之“崩穷”。说是放的鞭炮越多越好,好像把“穷”崩跑了,人们的生活也会富足。所以这一天和大年初一一样,到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大早,我就被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我也去外面放了一挂鞭炮,祈愿今年的生活更富裕。
初五一过,春节就过了一半。今年的春节因为是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所以比以往更多地体会到了团圆的幸福。快开学了,我要好好度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3月2日 农历正月十三 星期五 天气阴
今天开学了。我坐着火车,想着不能在家过元宵节了。
元宵节也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以往的元宵节,我们那里都要去街上赏花灯。天刚擦黑,街道两旁就亮起了各式各样的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灯,有鲤鱼跳龙门,孔雀开屏,狮子滚绣球,双龙戏珠,唐僧师徒,八仙过海……观灯的人摩肩接踵。街道成了灯的河流,人的海洋。这一天我们还要吃元宵。圆圆的元宵象征着美好和团圆。
今年因为上大学,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开学又早,我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元宵节了。这是我第一次自己过元宵节。其实,离开了家,难免会经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离家,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第一次自己照顾自己……但正是这些第一次让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我会珍惜这些经历,逐渐成熟,长大。
我也希望家里所有关心我的人放心,学校里的集体生活也很温暖,我会好好的度过每一天。五一节时,再度团圆时光。



2009年1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是除夕,晚上我和爸爸到小区放炮。这是我第一次放炮,我很害怕。
这时,爸爸鼓励我,然后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就勇敢地用打火机把烟花点燃。可是,第一次我两手直哆嗦,没点着。第二次,我壮大胆小心地点燃了烟花,“ 嗤……”烟花一个劲地燃烧,又亮又红,真漂亮!我用手攥着烟花,太好玩了。不一会儿,我接二连三的把烟花全放完了。
牛年的三十晚上,我过得太美了!



2月2日 星期四 王闻一

快乐的一天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爷爷、奶奶。还没有出发的时候,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到了那儿,我就可以和我的妹妹玩了。她只比我小三个月,我俩最喜欢在一起玩了。

一吃完早晚,我就赶紧把最喜欢的玩具收拾好,放在车上。在我的一再催促下,我们终于出发了。车飞快地跑着,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奶奶家,想着怎么和妹妹玩。正想着呢,车停了,我愣过神来一看,已经到了奶奶家楼下。我什么也不管,提着玩具就往楼上跑。

一见到妹妹,我们就拥抱在一起,转着圈欢呼。大人们都在客厅里聊天,我和妹妹把玩具拿出来,美美地玩了起来。我们给娃娃们换上漂亮的裙子,让她们唱歌、跳舞、相互拜年,我们和娃娃们一起玩各种各样的过家家游戏。不知不觉,到了吃团圆饭的时候,我和妹妹都不舍得离开玩具,在大人的劝说下,我们给娃娃们盖好被子,让它们入睡后,我们才坐到了饭桌旁边。我们吃着美味的饭菜,相互说着祝福的话。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们还表演了许多节目。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又唱又跳,过得可开心了。





除夕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里的对联还是由我来贴的。其实这贴对联的学问也蛮大的,你去年时只要一看这对联你就会知道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会知道在过去一年里这家人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你看这对联神不神呀。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早早地就叫着让大人接年了,因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时,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人也都被他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最有趣的就是吃饺子了,而且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因为昨天妈妈说过今天我可以不学习,给我放假一天,所以我异常兴奋,一起床就帮爷爷挂灯笼、贴对联忙个不停,不一会儿家里就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换上新衣服,我开心地问妈妈:“可不可以天天过新年!我就可以天天这么开心,不用做作业了。”妈妈摸了摸我的脑袋笑了。
吃过中午饭,我就闹着爷爷带我去东岳庙会玩。临走时,我还带了个小本本,因为妈妈要我回来写篇作文。 庙会上好多人,爷爷领着我,生怕我丢了,其实要是丢了我也知道回家的路。我已经是大孩子了!过了春节我又长一岁了。
东岳庙会上有祈福迎祥许愿树,我也许了个新年的愿望:“我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妞妞自己学习进步!全家人平平安安!”我把我的愿望牌挂到了许愿墙上。
逛完庙会回到家,爸爸已经下班了,叔叔、姑姑、姑夫、表哥他们也都到了。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家里人都会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总是精心准备一大桌子的菜。吃完饭,大人们还会发压岁钱给我们,我的压岁钱都有2000多了。
叔叔说晚上放鞭炮,我和哥哥开心地跳了起来。叔叔又问我们谁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我抢着回答,因为老师讲过“年”的故事。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鞭炮都放了起来,一会儿满天火花,金光四射,把大地照得像白天一样,我们看得

收起

来历一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

全部展开

来历一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家人团圆,守岁围炉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来历二
在河北省沧州一带,年年夏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三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风俗,跟灶王奶奶有关。
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慧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地给穷小伙的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穷烧火的成了家家户户的“灶王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官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天了。
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是穷百姓们还是缺这少那的,有的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二十三到了,她打算回娘家去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东西回来。可是,自己家里连点面星星也没有了,路上没干粮咋办哪?百姓们知道后,就你凑一把我凑一把地弄了些面,烙了两张饼,给灶王奶奶带着上路了。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讲了人间苦情,可玉皇大帝不但不同情,还嫌女儿带回一身穷气,让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立即就要走,转念一想,不行,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向百姓们交待呀?再说,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相留,她便顺势说:“俺不走了,明天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来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豆腐,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肉,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带点干粮,明天俺还要发面蒸馒头哩!”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馒头,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喜酒,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元”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酒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子哩!”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
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起香火、纸码、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的。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来历三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收起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

全部展开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团圆夜,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收起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

全部展开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收起

除夕之夜,夜连双岁。一年3 6 5 个昼夜,我们的
祖先唯此夜“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守岁,起初是为驱赶“百鬼”,好让人们过个太平
年。后来,人们渐渐剔除了它的迷信成分,便成了千家
万户温馨祥和的家庭年会。梁朝徐君傅在其《共内人夜
生守岁》一诗里形象地描述道:“欢多情来报,赏主莫
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必
成灰。...

全部展开

除夕之夜,夜连双岁。一年3 6 5 个昼夜,我们的
祖先唯此夜“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守岁,起初是为驱赶“百鬼”,好让人们过个太平
年。后来,人们渐渐剔除了它的迷信成分,便成了千家
万户温馨祥和的家庭年会。梁朝徐君傅在其《共内人夜
生守岁》一诗里形象地描述道:“欢多情来报,赏主莫
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必
成灰。”反映了我国1 4 0 0 多年前人们是夜欢乐畅饮
和伴烛待旦的情景。尽管贫富不一,富贵人家守岁十分
豪华,“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贫穷人
家也少在此夜悲叹,倒是振作精神,乐迎新岁。
除夕之夜,既是“续明催化烛,守岁接长筵”的良
辰,也是人们忆旧迎新,重新构思新生活的时光。席振
起的《守岁》诗就很具代表性:“相邀守岁阿咸家,蜡
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经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守岁一夜,万象更新。唐人史青《除夕》诗,则淋
漓尽致地反映了岁夜的美好风景,全诗写道:“今岁今
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
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守岁,这一古老风俗至今不衰,一方面显示了华夏
悠久历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人
民辞旧迎新,祝愿新年幸福美满、万事如意的美好心愿

收起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

全部展开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收起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

全部展开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