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雨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0:11:06
山中避雨介绍
山中避雨介绍
山中避雨介绍
《山中避雨》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佳作,闪烁着多种美的光彩.从不同的角度阅读,会体验到不同的美.
体验情感:一波三折的情感起伏
我们可以先整体感知一下文章,梳理其行文的脉络.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均起伏有致,本文亦不例外.本文情节简单,没有什么波澜,“不平”主要体现在“我”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上.
“我”初时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是“一伏”,情绪有些低落.但“我”毕竟是高雅之士,很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让“我”“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这是“一起”.“我”因体味到了这境界的好处,情绪开始回转.为了安慰两个因游山不成而“怨天尤人”的女孩,“我”借了茶博士的胡琴拉奏.两个女孩很“欢喜”,和了琴声歌唱,“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甚至“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而“我”也尝到了有生以来没有尝过的“音乐的趣味”.这又是“一起”,文章的情感至此达到了高潮.但“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要离开了.村里的青年们和我“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感情又趋伤感.这又是“一伏”.
初读文章,可以感受到文章在“伏—起—起—伏”的情感跌宕中缓缓地向前推进着.
体验内涵:水到渠成的意蕴抒发
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再对文章进行分解阅读.看文章的每个段落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包含着哪些深刻的思想意蕴,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组成本文的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叙事—抒情—悟理.
1.先由事及情.
文章先叙述“我”同两个女孩(作者的两个女儿)到西湖山中游玩之事,这本是件乐事.可是“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避雨,游山不成,从而有了“扫兴”之情.可“山中阻雨”之事却意外地让我感受到了“寂寥而深沉的趣味”,让“我”有了“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的感兴.为了安慰两个女孩,“我”借了胡琴拉奏,女孩们和三家村的青年们一起和着歌唱之事,又让我感到了“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最后,三家村的青年们送“我”上车、和“我”惜别之事,还让“我”有了依依难舍的淡淡忧伤.如此,情随事显,丝丝入扣.
2.后由情化理.
文章由事及情,读罢使人如沐春风.但作者并未到此戛然而止,而是又由情化理,开始回味:山中的“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只有像“我”这样的文人、画家,也即“雅人”才能欣赏,这是“独乐”,曲高必和寡.而拉琴歌唱得到的乐趣是雅俗共赏之乐,是“与民同乐”.“独乐”“与民同乐”,孰乐?答案显而易见 .作者继而深思:胡琴这种乐器便宜、普及,“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文章最后,作者通过感受与三家村青年的依依惜别之情,更是体味到了“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的“乐以教和”的深刻道理.至此可见,作品不是专为述写生活细节而写,也不是为普通的体验而感,而是有着深刻、宏大的内涵.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推及这样深重的人生与历史思考也许并不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但却是原文所到达的效果,有水到渠成之感.我们可以看到,文章没有对世事人生的忧叹与哀伤,只有一个文学家、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对生活对世界的唯美追求.
掩卷沉思,因了文章的启示,我们的思绪也不再只停留于文章本身.“乐以教和”的道理,我们在今天不同样有着现实的需要吗?
体验语言: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运用
三读此文,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品味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
全文使用纯粹的口语,简洁明了,没有任何修饰,称得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但这并不妨碍其动人的魅力,原因何在?仔细品味发现,本文的语言平易朴实不假,但并不平淡无味,而是于平易中写出了神采气韵.
比如对文中人物的刻画.他写自己的言行:一句“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正面带微笑客气地向茶店主人提着请求;一句“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让我们又感受到了作者的真实与幽默.他写女儿们的言行:“你会拉的?你会拉的?”两个相同的问句又让我们看到了两张大睁着眼睛又惊又喜的面孔.寥寥数语,鲜明的人物形象便呼之欲出.另外,他写阿庆,写裁缝司务大汉,写三家村的青年,均有此效.
品味这样的语言,让我们对何谓生动传神的语言有了深刻的体验.
此文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阅读,比如写作的手法等,不同的角度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