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王族为何西迁:被周王室逼迫的商朝贵族(5)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07:28:25
秦国王族为何西迁:被周王室逼迫的商朝贵族(5)
秦国王族为何西迁:被周王室逼迫的商朝贵族(5)
秦国王族为何西迁:被周王室逼迫的商朝贵族(5)
关于秦人的族源问题,历史学界、考古学界长期分为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东来说,一种主张西来说.我在本文中申述了秦人自东向西迁徙的过程,当然对东来说笃信不疑,而对西来说持否定态度.但我希望这个讨论能够继续下去,以期最终取得符合历史真象的结论.为了使讨论更加深入,我认为在研究方法上有两点不可忽视:
首先,研究秦的族源不可忽视《史记秦本纪》的记载.这是司马迁根据秦人官方的史书《秦记》参之以《左传》、《国语》、《世本》等写成的,其所排秦人建国以前的世系及史迹,在甲骨文、金文中已能找出一部分佐证,有学者认为秦在非子以前的祖宗世系是伪造的,到非子居犬丘”以后才是信史,秦人可靠的活动都在西方,由此得出结论“秦人本来是西方戎族的一支”.这说法是不正确的.周孝王封非子时就提到非子的远祖伯益,以上八条卜辞说明秦人在商代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蜚廉、恶来保商反周有大量文献记载,难道这都是伪造吗?我认为还是用王国维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好,用考古资料印证和补充文献记载,用文献记载鉴定和解释考古资料,在没有充足证据时,不要轻率地把《秦本纪》中的记载定为伪造或伪托.
再者,应该把秦族的渊源与秦文化的渊源区分开来,这是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秦族的渊源是指以秦国君主为代表的秦国统治民族的族源,研究的内容应包括嬴秦族的初祖、族体的形成、繁衍、荣枯、世系、迁徙,与其他族的关系、文化特征等.秦文化则指春秋战国的秦国及秦王朝时期境内的文化,包括其统治民族和许许多多被征服民族的文化,还包括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应研究各种文化因素的异同及接触过程中的互相吸收、融合、同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特征.秦人在非子时有人估计有二、三万之众(林剑鸣《秦史稿》第34页),庄公时宣王给了七千周兵,秦襄公立国后依靠周余民及周俘后裔的支持发展起来,以秦国君主为代表的秦族在秦国始终只占少数,而秦国统治的区域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区,直到秦孝公时还有“戎狄九十二国”(《后汉书西羌传》),举其砪砪大者至少有八族,即砧诸、绲戎、翟、砨、大荔、义渠、砫衍、乌氏,这八族盛时都比秦族人多,秦国把这些民族征服后,一直采取“从其俗而长之”(《汉书西南夷传》),即不改变他们的风俗,文化以至社会组织.所以“秦杂戎狄之俗”(《史记六国年表序》),商鞅变法时致力于改变“戎狄之教”(《史记商君列传》)是毫不奇怪的,这些都是研究秦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料,然而,这些材料与秦族起源无关.考古学家叶小燕撰《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是对数百座秦墓进行综合研究的好论文,但概括全文的观点是“秦之先起于西北”,文中的论据就是死者“头向西为主,可能寓意他们来自我国西部”.但作者没有确定这些头向西的墓主的族属,墓主尚不是秦族而是西戎某族,其头向西与秦的族源有什么关系?此文若是论秦文化则可,尚旨在论证“秦之先起于西北”,则有结论与论证脱节之嫌.对于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判断其价值的主要根据是看论者阐明观点的论据是否确凿,是否能用不可动摇的论据去证实其观点.光有观点而无论证,或观点与论证脱节,或证明观点的论据不足为据,那种观点也就成了空话.
1、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区出土物,为秦鸟图腾崇拜提供许多实物证据.在青铜器的纹饰上表现出不少秦人自己的特征,突出鸟形象即为其显例.大堡子山秦先公西陵的发现,不仅用实物肯定了秦人鸟图腾崇拜,并进而有力地支持了秦人东来说.
2、根据对秦国墓葬的考古发掘,人们发现,秦人葬俗与中原地区的传统葬俗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墓的朝向.先秦时代,中原地区的葬俗是死者北首而葬,墓向朝南,而秦人葬俗是西首而葬,即墓形往往呈东西方向,死者头向西(多数偏西北).考古学界对于无墓道的竖穴墓习惯上以头向作为墓向,但是,秦公陵园经钻探和发掘已经证明32座大墓的主墓道都在墓坑东端、全部朝向东方.著名的秦始皇陵根据道墓和兵马桶的位置判断,也是朝向东方的.据有人统计,关中地区已发掘的秦墓,墓向东方的占80%以上.
3、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考证,认为秦人与东方的殷人、夷人都起源于“玄鸟陨卵”的神话传说,即有着共同的鸟图腾崇拜.还有,秦人祀少敖之神,传说少敖赢姓祖,居于东方.因此认为,“正因为秦人起源 于东方,东方是他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所以他们才会对东方具有这种特殊的感情”.
4、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之中的第三神就是“兵主”,祠蚩尤.
5、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五次率领千乘万骑巡行东方,到海滨琅琊祭祀日神,并为徐福由此东渡求仙药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