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4:15:48
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芬兰一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

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为什么芬兰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芬兰一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度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名列第6;此前多年,芬兰一直排名榜首.
  芬兰之所以成为全球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与其社会道德和监督机制是分不开的.
  拴住公务员的腿
  说来可能不信,芬兰根本就没有公车腐败.除总统外,芬兰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个人享有固定的专用公车待遇.而且他们也只能在上班时使用.据说,虽然贵为一国元首,芬兰的总统常常骑自行车出行.
  为了管住其他公务员集体使用的公车,芬兰政府曾设计了一套监控系统.公车上装有两个按钮的发射器,一个刻有公务字样,如果是私事,另一个刻着私事字样,就要照章纳税.公务用车则事先向政府办公部门申请并讲明去向,上车时还要分情况按下按钮,让监控中心收到信号,具体掌握公车一路的行踪.如果按下了公务按钮,而汽车实际行驶的方向不对头,车上的无线电话就响了,监督人员会打来电话询问和提醒开车者……令人感慨的是,这套监控系统在芬兰装了近5年,竟然没抓到一个违规者.政府后来干脆把它都拆了.
  管住公务员的嘴
  芬兰人热情好客,民间互相请客送礼是人之常情.但是对芬兰的公务员来说,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一不小心甚至会把前途和事业搭进去.因此,芬兰年轻人进入政府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请教“腐败”的界限,找准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老公务员传授的一般经验是: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者吃一个三明治,但如果不小心喝了别人的葡萄酒,那么每分钟都可能出问题.
  芬兰的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并对价值较高作了细化定义:根据物价指数调整,一般在24美元(20欧元)左右.芬兰物价水平较高,在一些餐馆里,一杯白开水可能都要收你5美元,这样看来,就算在餐馆里请公务员喝白开水,也要数一数能喝几杯才可以.而且还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每年的新年前夕,当地民众有送礼的习俗.中国使馆入乡随俗,送了一瓶茅台酒、一筒茶叶,另外再加一瓶红酒,略表对他们一年来给予帮助的感谢.可是,事后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才知道,他们用自己的薪水买回了礼物.
  而如果是公务接待,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的科员,一起吃饭的有些什么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巨细无遗地在网上开列清单,让人人都可以看得到,件件能够查得清.甚至为了一顿公宴,芬兰还曾有位中国银行行长级别的高管落了马.当时,在公务接待中,行长一不小心上了一道鹅肝,传媒上网查阅菜单后提出质疑,结果行长只好为这道鹅肝引咎辞职!
  紧抓公务员的心
  芬兰的人口少,生活圈子小,政府的人员也少,公职高薪,谋职不易.因此,一旦公务员被坐实了腐败,不仅会被立即革职,严重的话还会立即入狱,而且私营机构不愿雇佣,社会上的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面前永世不得抬头.腐败成本十分高昂.
  所以,很多芬兰人都说,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听说过有什么腐败的事情了.最近的一桩案子,还是发生在6年前.2002年5月芬兰《晚报》披露,文化部部长苏维•林登批准向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资助,而她和她的丈夫及数位亲属都拥有该公司股份.政府司法总监闻讯立即展开调查.事件见报一周之内,林登便旋风般被迫下台.
  现在,芬兰全国的法院每年受理的行贿受贿案件加起来不足10起,而且几乎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芬兰政府干净得已经快要让人们忘记还有腐败这回事.
  2001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内容是要测试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诚实程度.测试方法是在每个国家选择几个地区,故意在每个地区丢下10个钱包,里面装有相当于50美元的当地货币.钱包里同时附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拾到钱包的人如果想物归原主,可以轻易地联系到失主.最后统计钱包交还给失主的比率.试验发现,最诚实的5个国家是挪威、丹麦、新加坡、新西兰和芬兰.其中挪威和丹麦的钱包归还率竟然达到100%,芬兰高达80%!耐人寻味的是,这5个国家在“清廉指数榜”中全部入选最廉洁的前十位.
  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这些北欧国家,在廉洁程度都位于前十名,社会福利好,但税率也很高.但是北欧人并没有太多抱怨,因为一方面他们普遍有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廉洁,纳税人知道钱用在哪里,钱用得其所,人民缴税也缴得服气.(半月谈系列刊物《品读》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