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5:01:40
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汉字最早的形态是象形文字,甲骨文是刻在乌龟兽甲的文字,之所以说它是文字是因为它具备了文字的基本特征:具有独立的形体结构,能

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
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

甲骨文怎么进化成现代文字?
汉字最早的形态是象形文字,甲骨文是刻在乌龟兽甲的文字,之所以说它是文字是因为它具备了文字的基本特征:具有独立的形体结构,能表达一定的意思.由于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雏形,也有不易辨认的缺点,因此慢慢演化,直到今天,汉字的演化顺序可表述为汉字字体的演变.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春秋时期西周的金文,再发展到秦国前期使用的大篆,发展到秦始皇用来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直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之后盛行的楷书,并一直沿用至今.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辅助字体
与汉隶对应的草书叫章草,与楷书对应的草书叫个草,今草也是章草的演变.至唐代,又从今草发展出狂草.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入了草书的特点,保存楷书的成分多,就叫楷行;比较接近草书的,则叫草行.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目前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学术界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
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大小篆
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称为大篆,传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隶书
小篆虽然规范,看起来也漂亮,但写起来并不容易,应用时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对文字这一传播思想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字体—隶书.相传隶书的创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监狱,在狱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应用简便的新字体,被后人称为隶书.秦始皇很高兴,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到了汉代,隶书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由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隶书已写得相当美观,留下了许多名碑,如《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等风格各异的杰作,至今仍是学习隶书的最好范本.
楷书
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今天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草书并不是在楷书出现以后才有的.“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所以在这儿也不多说了.
行书
行书是介乎楷、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之末.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体.
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的演变.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中国的四种古文字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其形成于殷商时期.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里,故又称“殷墟文字.”系由清末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作为中药的“龙骨”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汉文字的.因其所刻内容多为占卜、祭礼等,故又称卜辞.甲骨文是用比较类利的刀具契刻于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笔画瘦直,刀锋毕露.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如中、羊等.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如:趾写成 或 ,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方笔居多.此甲骨文为商代(公元前约十二—十一世纪)遗物,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它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的.字形大小不一,分行布白自然,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放逸得当,严整娟秀.刀法亦有方圆肥瘦之别,各字随物异形,纯朴和谐.
石鼓文
籀文又称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石鼓历经沧桑,南迁北移,几经辗转,文字大多剥落,至今仅存清晰字数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特点是:书法浑厚自然,用笔园劲挺拨,结体方正,规范严谨,形体上较完备.它上承金文,下启小篆.是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书体.籀文以《石鼓文》和《诅楚文》为代表.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石刻,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又因其文字内容记述狩猎之事,故又名《猎碣》,也有因其地名而称《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于唐代出土于天兴三原(陕西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历以风雨沧桑,终得以保存.清高宗为更好地保护原鼓,令人仿刻了10鼓,放置于太学,现信鼓在北京国子监.石鼓共10只,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花岗石质,圆顶平底.每鼓分别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由于年代久远,辗转周折,目前石鼓上的字多已剥落,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石鼓自出土以来,历代倍受青睐,受到历代帝王主史家、书家的重视,考证甚多,且多有拓本流传.自唐贞观以来,论书者均以石鼓为史籀笔迹.从书法的角度看,石鼓文“如金细委地,芝草团去,不烦整裁,自有奇采”(康有为语).从所见字迹看,笔画粗细基本上致,圆活奔放,结体严谨,古茂遒朴而有逸气,为古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文字,被后世学篆者奉为临习正宗.诅楚文为战国前期秦国刻石.是秦王诅咒楚文之文.详细年代及书刻、人物尚无定论.传诅楚文共三石,其一“巫咸文”,初得于凤翔,326字.其二“大沈厥湫文”,初得于甘肃平凉,318字.其三为“亚驼文”,洛阳刘氏所藏.现所见的诅楚三文均非原石,而是经后人整理摹写的.三文文体相近,向以“巫咸”为精,其笔迹超凡入妙,字法精工入微,实可与石鼓文相媲美.
金文
金文系指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字有凹凸之分,凹为刀刻,呈阴文,凸为先用刀刻模型,然后浇铸呈阳文.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多为记录礼典、征伐、约契等.是承甲骨文体而又有新发展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线条浑朴自然,结字壮美多姿,字体渐趋整齐雄伟纯朴.但因字体笔画尚未完全固定,往往一字,笔画和写法也各异目前可见到铸造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较多,浩如烟海,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金文.清道光初年在陕西省郿县礼村的沟岸中出土,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此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耳直对称、圆底柱足,造型端庄凝重则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代形制最大的著名鼎器.内壁刻铭文9行291个字,记周康王23年,在宗周向盂叙述文、武、成三位先王的立国经验和殷王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 忠心辅佐王室,盂为感谢王命,于是铸此大鼎,以记其事.大盂鼎为西周青铜器之重器,且铭文数量多,字大,笔法方圆并用,粗细富于变化,起止锐圆因势而异,体势严谨,遹瑰隽美,流畅宏灵,行气款形齐整,纵横疏密相当,实为西周前期金文典范.散氏盘,又名矢人盘,西周厉王(公元前857~前842年)时盘器.清乾隆年间出土,旧藏乾隆府内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盘高20.6厘米,口径为54.6厘米,铭文19行357字.记矢人将田地划付散氏所订约契,故而得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的重要资料.铭文大字,笔法、结字和章法意态恣肆,奇趣横生.字大多取横势,这与大多取纵势的铭文不同.字的重心突左突右,给人跳跃感.因而其章法上也出现了变幻多端的现象,给人以行止裕如,气象飘逸之感.为西周晚期的重要铭文资料.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金文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鼎通高53.8厘米,口径为47.9厘米,形制圆腹,足为蹄状.腹内铭文32行497字,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铜器.铭文记天下四方动乱,周王策命毛公文厝辅助王室,并赏给酒食、衣服、车及武器,仪仗等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实物.
铭文笔法严谨,结体劲瘦,取纵势,行气流畅磅礴,章法错落自由,实为金文中的瑰宝.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器皿.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盘为长方形,长137.2厘米,高39.5厘米,宽86.2厘米,重215.3公斤,是虢季子白的洗澡具,也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铜盘.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西北强族(即匈奴)于洛水之东,因有功而受到赏赐.铭文系四言韵诗,字虽大小不等,但体势优美娟秀,精巧玲珑,行款齐整,布白疏朗.在书写用笔上,落笔稍顿,收笔出锋已很明显,开启了石鼓文书体之先风,被当今书史谓之籀文.
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