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 同一把琴,一年后靠什么成为“稀世之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5:35:18
《工之侨献琴》 同一把琴,一年后靠什么成为“稀世之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工之侨献琴》 同一把琴,一年后靠什么成为“稀世之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工之侨献琴》 同一把琴,一年后靠什么成为“稀世之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语言的简洁性:写琴的音质优美,仅用“金声而玉应”五字,既概括又形象;写国工和乐官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话一概不提.全文不足130字,文字也比较浅显,却给人良多启示.从整个故事结果看,似抨击权贵“泥古重饰”,不求名实,黑白不分,真伪不辨;又似暗讽权贵不识人才,甚至埋没、排斥人才;还似寄寓着对待任何事情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假象迷惑的深意.从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来看,本文又似在告诫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做事则不能不讲方法.
故事的讽刺性: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讽刺的是那种厚古薄今的好古情结.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讽刺了那些重外表而不重实质内容的人,但它讽刺的并非那些看重“华丽的”、“幽雅的”、“高贵的”或者“时髦的”等外表,而看重的是“古香古色”.文中几次出现“断纹”、“古款”、“埋诸土”、“期年出之”等等暗示性的词语,这些做法不过是为了验证那些故作姿态的“国工”是否以“古色古香”作为判定好琴的标准.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如此.换一句话说,就是通过同一张琴前后的不同遭遇,辛辣地讽刺世人不以事物本身的优劣论其价值,而一味“贵古贱今”的狭隘价值观点;嘲弄达官贵人的愚顽无知和以优为劣、好假恶真的世风.乐器鉴赏家对同一张琴的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现了被扭曲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作者借这个故事,讽刺了当政者厚古薄今、是古非今的荒谬态度和重名轻实、是假非真的错误做法.
寓意的现实性:工之侨看透了乐师们的鉴赏眼光,但并没有停留在这件事上,而是引伸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不重实质而只重表面,甚至以优为劣、好假恶真.评价一架琴,岂能单以“古”作为标准呢? 因为“古”与琴本身质量的好坏并无必然的联系.这种“唯古是尊”的观念,足以反映出当时某些人的愚昧无知和迂腐守旧.与古人这种盲目“崇古”相近似,当今社会也有一些人崇尚“名牌”,似乎只要是名牌货,便认为一定是好的,决无次品、劣品.结果有的奸商利用了信奉名牌者的这种心理,盗用名牌商标,大量制造和销售伪劣商品,居然有不少人盲目抢购,末了只能是上当受骗,后悔不迭.联系现实,更引人深思:包装是不是必要的?怎样才能做到内外兼备?
三个如剧的品味
造假的喜剧:一架天下最美好的琴,只因“弗古”,便被打入冷宫;而一旦改头换面,乔装打扮,却成了“稀世之珍”,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滑稽可笑.
爱假的悲剧:评价一张琴,不是听其音色和共鸣,而是看其是否“古”,而对其“古”又是真假不辨,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就叫做“古”, 一旦成为了古琴,就是稀世之宝,真是盲目到了极点.这岂只是工之侨的琴的悲哀!
悲剧中的悲剧:国工的后裔将其恶习发扬光大,传承下来渐成人的通性,即希望成功者系才貌双全之人.偏偏上帝又不那么宽厚,给才呢则不赋貌,使得人群中又多了一部分乏貌的成功者,或有貌匮才的自鸣者.人的外貌终究难改,纵使美容也不可能将方脸变成圆脸,豆挤眼变成牛眼,无奈只有哀叹或去当蒙面高参了.为何人总是不论才而先貌相,为何没有人去试图改变,为何上帝不把人变为同一个样子呢——这样世上的伟人会增加几十倍.有人用文字去沟通情感,隐藏了自己;有人用网络交往,隐藏了自己……这样用虚伪去掩饰更大的虚伪,真是悲剧中的悲剧.
《工之侨献琴》选自明代刘基的寓言专著《郁离子》.
刘基,字伯温,浙江处州青田县南田(现属浙江文成县)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中进士,三年后步入仕途,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等官.由于与执政者意见不合,大概于至正十四年(1354)便弃官归里.至元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下金华、括苍,再三聘请刘基出山.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于至元二十年(1360)到了应天府(南京),向朱元璋陈述“时务十八策”,从此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终于辅佐朱元璋完成了削平群雄、灭亡元朝、统一中国的大业.明朝建立后,他又帮助朱元璋制订出一系列政策法令;当时重要的规章制度,大都出于其手.朱元璋尊他为“帝师”,为“老先生”,称赞他“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可媲美汉初的张良.任之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为诚意伯.他为人“性刚嫉恶,与物多忤”,每“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明史》本传).终因执法严明,得罪丞相李善长和权贵胡惟庸,洪武四年便告老还乡.洪武七年因胡惟庸的诬陷而被羁留南京,次年被送还乡,不久便“忧愤疾作”而死.
刘基不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了明初一大家.清人沈德潜《明诗别裁》中说他的诗“独标高格,时欲追逐杜(甫)、韩(愈),放超然独性,允为一代之冠”.《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专著.明人吴从善在《郁离子序》中曾对书名作了这样的解释:“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者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在这部书中,“郁离子”是一个假托的人物,作者常常借他的口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慨.中学语文课本新编入的《工之侨献琴》就是其中的一篇.
《工之侨献琴》这则寓言故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具有强烈的爱憎和尖锐的政治针对性.
文章开篇写工之侨制作了一种稀世之乐器,并自以为是天下最好的琴.工之侨将琴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却被号称“国工”的音乐大师,以“弗古”为由弃还.工之侨只好改弦更张,伪装古董.文章叙述了工之侨伪装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刻了“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经过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是“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当年的弃物成了“希世之珍”.最后,工之侨慨叹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这就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一个“悲哉世也”的呼声,道出了时代的弊病和危机,显示作者强烈的爱憎和尖锐的政治敏感.“莫不然矣”就深刻说明这种重虚名的现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少数现象,而是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一种弄虚作假的风气.
二是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在我国历史上献宝不被赏识的事例并不罕见,《韩非子》中所记的卞和献璞于楚王就是一例.卞和献璞,因为玉在璞中,美质尚未外露,一般人无法看到它的光采,因而不为楚王所赏识,就这一点说,似乎还情有可原.但工之侨献琴,其美却袒露在外,只要稍加拨弄,便可鉴别,因此,良琴的见弃,不是因为它的长处未现,而是由于“国工”的偏见,由于价值观念的倒置.工之侨第二次献琴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清醒的、聪明的智士,他用同一张琴嘲弄了太常、国工、贵人、乐官等人.这些人并不看重琴的质量的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古不古,古,就是“希世之珍”,而对所谓的“古”,又是真假莫辨,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味,就叫做“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工之侨献琴》一文,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三是形式活泼,形象生动.
中国古代寓言,数量十分可观,但多散见于群书之中,而寓言专著,则寥若晨星.《郁离子》每篇都是一则独立的寓言故事.《工之侨献琴》全文虽仅120字,人物却有好几个,形象刻画生动,妙趣横生.文章最后写工之侨不愿毁掉自己的真诚,不愿随波逐流,最后决定跑到山里去,这是作者的一种自喻,认为那里才能保持高尚的品德.文章或用递进手法,如从“献之太常”到“献诸朝”,从“使国工视之”到“乐官传视”;或用对比手法,如“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理本文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
总之,这则寓言以工之侨献琴为线索,通过同一张琴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对盲目崇古而不重实际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全文言近旨远,推理严密,议论精辟;富有形象性,亦谐亦庄,妙趣横生.
启示:不要被外在假象所迷惑,要看清内在本质.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故事情节读懂其中的寓意,“启示”也就容易谈了.
把琴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