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9:56:02
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我们学校刚考过这些给你吧:中世纪(MiddleAges约395~1500):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很多人认为中世纪艺术怪诞、迷惑,甚

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我们学校刚考过
这些给你吧:
中世纪(Middle Ages 约395~1500):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很多人认为中世纪艺术怪诞、迷惑,甚至贬为丑恶,也有人认为此间艺术丰富,反映出了东方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及蛮族文化的融合.中世纪基督教占主要地位,于是图画也为之服务.包括五个部分:一.早期基督教绘画(2-5世纪);二.拜占庭绘画(5-15世纪);三.蛮族及加洛林文艺复兴;四.罗马式(10-12世纪);五.哥特式(12-15世纪).
早期基督教艺术(Paleo-christian Art或Primitive Christian Art):亦称古代基督教艺术.从基督教创始时期起到大约6世纪早期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特别是这一时期意大利和西地中海一带的艺术.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后期流行的神秘主义和唯灵论思潮的一部分.能够确认的最早的基督教艺术作品,是2世纪罗马墓穴的壁画和天顶画,这种墓穴的装饰大体是按照古罗马印象主义所形成的一种简略风格,一直持续到4世纪.它们为了解基督教艺术的题材发展的某些方面提供了重要材料.早期基督教的图像运用偏重于象征.单画一条鱼就足以暗指基督,饼与酒引起圣餐的联想.最早的基督生平场面都取材于《圣经》所叙述的一些神迹.耶稣受难,特别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经历,在基督教盛行之前一般避而不提.早期基督教艺术在基督教受迫害时期就已存在.直到313年,后来继承皇位的君士坦丁大帝信奉了基督教,为基督教成为国教铺平了道路,从此基督教开始盛行.罗马帝国不久就在全国建造了教堂,通常为长方形,如罗马古老的圣彼得教堂;或为圆形或多边形,如伯利恒圣诞教堂.大规模的雕塑当时还不流行,仅制有石棺浮雕(如死于359年的朱尼厄斯•巴苏斯〔Junius Bassus〕的浮雕)、象牙板和书籍封套.教堂墙壁用绘画或镶嵌画装饰,用以教育信徒.罗马马焦雷(Maggiore)圣母院教堂的镶嵌壁画内容丰富,涉及《旧约》和《新约》中的许多故事,作于432年.绘画也用作宗教书籍和其它手抄本的插图.这一时期的艺术虽然有意背离早期的自然主义,但仍产生了很大力量和直接影响.
罗马式艺术 (Romanesque Art):11~12世纪西欧艺术风格.11世纪时,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封建制度日趋稳固,修道院制度也更加完备.随着1096年的十字军东征及大规模的传道活动,在欧洲掀起了宗教的热潮.统治者都为各自的城市兴建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马式.而此期的其它造型艺术如雕刻、绘画等,也都成为与建筑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美术史上遂将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统称为罗马式.其成熟于11世纪中叶,盛行于12世纪末,但有些国家则延续到13世纪以后.
图雷真纪念圆柱[Column of Trajan]:公元 113 年 大理石浮雕圆柱,总高 38 公尺 罗马,意大利.图雷真纪念圆柱外围装饰有螺旋形浮雕带,从柱子的底部盘旋而上,总长达 244 公尺.为了矫正自下而上的视差,浮雕带的宽度越向上越宽.浮雕上出现的人物有 2500 多个,图雷真皇帝出现 90 多次,其场景之复杂、人物之众多、以及对君主个人颂扬都是史无前例的.如此复杂的场面,在罗马艺术家的笔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显得浑然一体.
拜占庭镶嵌画(Byzantine art):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荣发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色彩鲜明璀灿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拉韦纳的一些教堂可看到拜占庭第 1个黄金时代的镶嵌画.圣阿波利纳雷教堂(约504)连拱廊两侧的镶嵌画分别描绘了走向基督和走向圣母的男女天使行列.作品的形式处理强调装饰性,不表现背景,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姿势的人物造型很少有三度空间感.圣维塔莱教堂祭坛两侧的镶嵌画是拜占庭美术的著名作品.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画中人物面部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这在拜占庭美术中是罕见的.后期拜占庭镶嵌画和壁画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教堂装饰统一化,作品的主题处理及其在教堂里的布局都须遵循一定的模式.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作于10世纪末的圣索菲亚教堂镶嵌画是这种风格的作品.帕里奥洛加斯时期,镶嵌画和壁画的纪念性减弱,宏大的构图让位于纤巧而精微的细节描绘.绘画题材增多,题材处理更加自由;但是,整个装饰体系却失去了原有的统一性和整体感.镶嵌画减少,壁画大量出现.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君士坦丁堡乔拉教堂的壁画和镶嵌画,其中的镶嵌画《玛丽亚的生涯》以优雅细腻的色调着称.晚期壁画的代表作品还有狄奥凡(希腊人)作于诺夫戈罗德的基督变容教堂的壁画(1378).狄奥凡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绘画语言.拜占庭(Byzantine)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公元 1453 年当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有很多拜占庭的学者向西逃难到意大利,并且将希腊古典的学说引入,刺激当地人对古典的研究,最后催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简单来说,拜占庭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它承续早期基督教艺术风格,内容表现受到宗教的限制,大都描述圣经的故事或基督的神迹,富于装饰、抒情与象征性.因此散布在各地的教堂,成为拜占庭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场所.与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比较,拜占庭艺术所强调的是对耶稣神性的描绘,而不是对人性的着墨.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圣索非亚大教堂内部的装饰,除了各种华丽精致的雕刻之外,也包括运用有色大理石镶成的马赛克拼图.从公元四到六世纪开始,教会逐渐对教义与救赎的观念有渐深的认知,同时希腊罗马文化圈重视肖像与肉体美的传统也逐渐对基督教产生影响,信徒除了透过传统的谕言故事与象征手法来理解教义,也逐渐产生将圣母、圣子、圣徒等人物画像化的需求.教会中认为圣人的人物画像就等于触犯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的一派,与另一派认为人物画像可以让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传教,两派间的歧异日渐加深.公元692年教会会议中授与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Leo III)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二百年间的血腥斗争,教堂里的画作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作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结果是造成人与人的信赖关系瓦解,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九世纪中叶,教会重新解释,愿对画像给予敬意、信仰崇拜,这才逐渐消揖两派间的纷争,而这个日子也被称为“正统的胜利”(The Triumph of orthodoxy),每年在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里被盛大庆祝.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因此可以说拜占庭艺术里,雕刻艺术并不存在.
哥特式美术(Gothic Art):12~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法国.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认为此期美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用“蛮族”——哥特人一词,称之为哥特式.其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已不是城堡式,而是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垂直轴的骨架结构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所有的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包括钟塔也和教堂的轻巧 、垂直的形体一样,高耸云霄.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蓬勃生机的反映.当时人们曾称赞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夏特尔大教堂的塔,兰斯大教堂的雕刻是哥特式教堂完美的典范.德国马尔堡的圣伊丽 莎白教堂,以3个半圆 室代替有礼拜堂花冠的法国圣坛,并在正面结构中采用严格的垂直处理,而且塔楼也从基础分离获得独立,成为其后德国哥特式建筑仿效的主要样式.英国哥特式建筑受到法国影响,但很快形成所谓英国风格.法国教堂那种紧张上升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且更强调体积感的结构特征,同时很注意巧妙地利用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沙利斯伯里大教堂、林肯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此外,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哥特式建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哥特式雕刻 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与罗马式雕刻对建筑的依附性不同,哥特式雕刻大量运用半圆雕和高浮雕,从而较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并加强了空间感.尤其是开始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不仅对宗教传统模式有所突破,而且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基督雕像 ,流露出仁慈而诚挚的感情.南十字耳堂的《镀金的玛丽亚 》,则充满了慈爱的母性.德国班保大教堂的雕像《玛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人物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意大利雕刻家G.皮萨诺为普拉多大教堂作的圣母像,动势十分优美,故被称为哥特式倾斜,这种姿势影响到整个欧洲.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 》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 ,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廷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哥特式工艺美术 哥特式时期的工艺美术以法国为最突出.如教堂内的圣体盒、圣物盒和枝形灯架,以及家具安乐椅、洗脸台等,其装饰都表现出对哥特式建筑或建筑装饰纹样的极大兴趣.此外,巴黎的镶嵌的珠宝、涂彩的骨雕,以及绘制的壁毯等也都享有盛名.
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坐落在法国厄尔——卢瓦尔省省会沙特尔市的山丘上.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沙特尔大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沙特尔城,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个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十二世纪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教堂西面正门入口是一组三扇的内凹尖拱大门.门西侧原先有24尊圆柱雕像,现存19尊,是1145年-1155年间的作品.教堂有两个高低不同令人瞩目的尖塔,其高度均超过91米,构造简单.其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30年代.另一座则构造精巧.
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1.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2 .心中要有不变的原则,因为在一切变幻无常的现象后面,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则,一种关于“美”的绝对概念.作家的使命在于尽可能表达这种绝对概念.古典主义不着重抒写个人的思想情绪,而着重于写一般性的类型.3.古典主义号召“摹仿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古典主义描述的对象主要是人性.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自然”.至于物质世界,古典主义作家几乎是视而不见的.4.古典主义要求“逼真”,但并不要求写真实,因为真实的事物有时并不使人赏心悦目;与此同时,古典主义要求“得体”. 5.古典主义认为任务在于道德说教,在于劝善.
欧罗巴:欧洲是欧罗巴洲(Europe)的简称,“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闪语的“伊利布”一字,意思是“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