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的意思苏轼说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4 23:44:12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的意思苏轼说的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的意思
苏轼说的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的意思苏轼说的
大意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求强,唯独商鞅主持的变法丝毫不顾及人情世故.这样的做法虽然使秦国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就骤然变得国富民强,但也因在推行法制的过程中丝毫不考虑人情世故,量刑太严太重,尤其是剥夺了诸多王公贵胄的利益,使变法积怨过深.虽然秦国因为变法而富强,一统天下,但并不能长久,转眼间就亡国了.
旋踵而亡的意思是一转身就亡了,形容灭亡的很快.
苏轼的时代是被儒家思想统治的,他认为商鞅大刀阔斧,不顾及人情世故,不考虑贵族利益,更没有推行仁政的变法太严太过最终导致失败.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战国时代是大争时代,奴隶制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亟待废除,各诸侯国之间又是虎视眈眈,尔虞我诈,稍一变弱即被列强侵入,各国强弱变化非常快,任何一国,尤其是地处西域、积贫积弱,且被排除在中原诸侯国之外的秦国,根本没有推行仁政,缓慢变法的时间,唯有快刀斩乱麻,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才能救秦国,否则秦国别说一统天下,就是连自保都不能.
从狭隘的观点看,秦国变法是失败的,如苏轼所说.因为秦国即使一统天下还是很快灭亡了嘛.但这是苏轼从君君臣臣的封建伦理关系,从只看秦国王族——赢氏的统治地位来看的.其实秦国的变法虽然没保住秦国旧世族的地位长久,但即使秦国不变法,秦国旧世族的地位还是保不住.
我们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秦国虽然一统天下后灭亡了,但是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从而一统天下,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使得中国从列国割据、互相征伐的时代变为统一的国家,凝聚了华夏民族;
二是废除了已不合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建立了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封建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解放了生产力;
三是废除了原来的十几种文字、度量衡等体制、习惯的不便,书同文、车同轨,一举废除了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障碍;
四是扫除了政治、经济隔阂,一统天下,即便秦朝亡了,还是为之后的汉朝的大发展(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总之,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是正面的、积极的,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王扫六合,天下归一的壮阔,就没有汉朝的顺利建立,没有后来驱逐匈奴,促使汉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没有中国现在的广阔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