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相对密度、相对分子量做些详细的解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0:47:00
请对相对密度、相对分子量做些详细的解说?
请对相对密度、相对分子量做些详细的解说?
请对相对密度、相对分子量做些详细的解说?
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符号为d,无量纲量.
一般,相对密度只用于气体,作为参考密度的是在标准状态下干燥空气的密度,为1.2930kg/m3.对于液体和固体,一般不使用相对密度.当以1g/cm3作为参考密度(水4℃时的密度)时,过去称为比重(specific gravity).
参考: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它是以材料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来衡量的.
即密度=质量/体积,说明:它有单位
现在在密度的基础上讲一下相对密度,这主要用于宝石学.
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称之为相对密度.大部分情况下,标准物质是水,也就可以理解成,同体积物质的质量和同体积的水的质量之比.
相对密度可以用静水称重发来测,在宝石鉴定中更常用的是比重液法.
但比重液使用时应小心,因为比重液有毒.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与原子的质量计量一样,分子的质量计量也先后存在3个量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和分子量.众所周知,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质量之和.在日常专业工作中,不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的分子质量都是根据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周期表上查到)计算得到.既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那么由此计算得到的分子质量必然也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往往都是通过电泳、离心或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得其近似分子质量,因而更是一个相对概念的量值.所以,我们过去长期习惯使用着的“分子量”实际上都是相对的分子质量.因此,国标指出“以前称为分子量”的即是“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并将后者定义为“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相对分子质量是两个质量之比,也在计算表达形式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对”的含义.对于定义中的“特定单元”,主要是指空气等组成成分基本不变的特殊混合物,它们的相对质量可根据其组成成分(N2,O2,CO2,Ar等)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计算其平均质量,然后与 12C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即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的量符号为Mr,单位为“1”.
对于过去长期使用的“分子量”,其英文为molecular weight,确切原意为“分子重量”.它既不是质量概念,又没有相对的含意,因而也是一个不够准确和不够科学的量名称.根据国标规定,“分子量”应停止使用,凡过去使用“分子量”的场合都应换以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另外,过去一直以“Dalton”、“D”和“kD”作为分子量的单位,后来也曾有人提出以“u”作为分子量的单位,这些都是不恰当的用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只能是“1”,而不是“Dalton”,“D”,“kD”或“u”.
至于分子质量,国标中仅给出了一个量符号m,其单位为“kg”和“u”.从理论上说,分子质量应是一个与“原子质量”对应的绝对意义的质量.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分子质量”几乎是不可能得到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可能接触和使用它.因此,我们可以不必花费精力去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