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业怎样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5:56:46
西部农业怎样发展
西部农业怎样发展
西部农业怎样发展
最大的差距在农村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加快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应碧认为,东西部的差距表现在多方面,但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东西部的农村之间.经过扶贫攻坚,全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解决温饱,而余下的贫困人群,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西部农业的发展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1999年,在西部地区中,有3个省区市的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3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以上,其余的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以上.但同期西部12省区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7个省区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他认为,整个西部的经济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部的农村发展更为滞后,西部地区的农民更为贫困.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使西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更快的发展,必须使西部农民的收入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杜鹰进一步论证,近几年,全国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如果继续细划,分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看,非农兼业户收入在增长,而纯农户和以农为主的兼业户收入增长不多甚至减收;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的农民收入差距拉大;从收入分组情况看,少数高收入户的收入在增长,而多数低收入户的收入增长不多甚至减收.这些情况表明,中西部地区是农民增收的真正难点.
周遭环境已改变
西部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背景,新的形势,这一点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准备进入西部发展的企业,都应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
段应碧说,现在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西部农业的发展再也不能只追求产量、数量,而必须考虑销路,面向市场,把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西部许多地方特色农业搞得有声有色,那里的优势,其他地方比不了.东部的乡镇企业是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西部的乡镇企业如果重走东部的外延扩张之路,肯定也会遇到市场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我国即将加入WTO,国际竞争将日益国内化.目前,已有一些大的国外果汁加工企业,在我们这里抢滩登陆.我们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参加国际竞争的准备.
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司长薛亮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他觉得,西部地区具有鲜明的自然区域经济特点.以400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可以把西部地区划分为两大片:干旱半干旱区和湿润半湿润区.这两片地区的水资源、光热资源条件和自然植被都不相同,适合发展的产业也不一样.发展西部农业,就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尊重西部地区的自然经济规律.既不能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单纯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农民的生存问题.
发展要有新思路
西部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可是,西北缺水,西南缺地,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专家们说,正因为如此,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搞好结构调整,走出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项目上.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所长屈冬玉分析道,我国西部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夏季较为凉爽,适宜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发育;由于西部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其水果、蔬菜、花卉与国内其他产区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都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以蔬菜为例,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与世界是同步的,差距主要在全程质量监控上.
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低在哪里呢?从1999年的统计看,西部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甚至高出东部10省市6个百分点.这样一组数字更说明问题:在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占28.5%,东部沿海10省市农民的劳务收入占46.5%,西部农民的劳务收入只占19.2%.这表明,西部农民的贫困,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非农产业的不发达,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城就业的比重较低.陈锡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努力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应该是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特别注重发展民营中小企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西部农业的发展,要改变单纯提供低价原料的状况,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在会议期间,去了搞苗木、草业的西安中富企业集团、搞苹果汁加工的海升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看到他们靠科技支撑,市场化运作,感到西部农业发展大有希望.他与企业家聊天发现,一些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比如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问题,企业家在实践中处理得非常好.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唐仁健提出,中国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着力推进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和组织创新.既要继续依靠“游击队”,又要组建一批“正规军”,在继续强化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发展各种形式的市场中介组织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公司,运用包括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在内的现代生产要素,尽快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