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贾谊论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4:14:26
苏轼贾谊论翻译苏轼贾谊论翻译苏轼贾谊论翻译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

苏轼贾谊论翻译
苏轼贾谊论翻译

苏轼贾谊论翻译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