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字刻在金属上是什么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4:38:27
我国古代将字刻在金属上是什么文
我国古代将字刻在金属上是什么文
我国古代将字刻在金属上是什么文
铭文
铭文
是指在金属铸器,如鼎,钟等上以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或刻制的文字.或硬币、勋章、奖章、纪念章、印章、器物上的文辞.
错金铭文是指用错金工艺(错金工艺指在器物表面刻出沟槽,以同样宽度的金线、金丝、金片等按纹样镶嵌其中随后磨光表面的工艺)在铸器表面制作的铭文.
印章上或别的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凹下的铭文,叫阴文.而凹上的叫阳文.印章上的阴文也叫做白文.
西周时期铭文
由于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已进行得比较深入,所以西周金文在整个西周时期各个阶段的面貌即大致得以明朗.鉴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阶段与主要依据形制、纹饰进行的铜器分期似并不完全同步,同时也为了使对西周金文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在时间上有个较清晰的印象,其下以西周早、中、晚三期为序来概述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青铜器铭文会有某些共同流行的,带时代性的风格.然而这并不能排斥铭文风格上有某些不合主流的个性的体现,因为当时书写铭文的作者在风格上未必皆雷同,所以,以下对各阶段铭文特征的介绍,就只是泛泛而谈.
西周早期金文可分两个阶段来概述:第一阶段,主要是武王、成王时期,但康王时期(约偏早)仍有部分器铭具有本阶段特点.在内容上,仍存在较多的字数很少的族氏铭文及其与先祖曰名组合的铭文.铭有此类铭文的铜器,多数当属于商亡国后臣服于周人的商朝遗民.但自此阶段开始,长篇与较长篇的铭文已多了起来,内容关系到许多西周初期的重要史实及当时的官制,军制等.从总体上看,此阶段金文扔保留了不少商晚期金文的持点.首先是布局不够规整,依然是竖成行而横不成排.字形大小仍不均匀.象形性还较强.书写气势亦较豪放 ,笔画较浑厚、凝重,有的笔画中间粗肥,而首尾出尖,笔捺皆有波折.所有这些均与商金文近同.上述特征可从武王时期的利簋与成王时期的保卣、甗侯鼎及康王时期(约偏早)的作册大方鼎的铭文中得知.
第二阶段,康、昭王时期.此阶段铭文多为较长篇或长篇,内容范围与第一阶段较长铭文相近似,亦多关系当时的战争、政治、封赐等重要史实.族氏铭文已少见.与第一阶段铭文不同的是,多数铭文排列较第一阶段规整,不仅竖成行,而且横也成排.但仍有部分铭文由于每竖行字数与字的大小未能一律,在总体较整齐的情况下显出个别的不整齐.此阶段铭文有两种字体形式.其一:字体笔画仍显浑厚,还有明显的波折,部分笔面仍作中间粗两头尖形.如康王廿三年之大盂鼎铭文. 其二:字形一改过去较浑厚、豪放的书风而为规整、拘谨.多数字笔画均匀,但仍有一些字点画上作粗肥笔,如天字上一笔,王字下一横,才(在)字横画与竖笔交接处等皆是,此外有的字右边捺笔仍有波折.此种形式的铭文大致出现于昭王时期,如御正卫簋与启卣铭.以上两种字形属于本阶段之主流.但本阶段铭文另有一种较松散的形式,每竖列字数基本相同,但因其字大小不一,横排基本上不齐整,字形亦有波折,似仍具第一阶段遗风.惟笔划较细,且多圆笔.
本期金文中记录周王于宫廷进行册命之礼的铭文始出现,并渐成套子.“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之类文辞始流行.本期只有极少数铭文后铭有族氏名号.字体形式则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穆王时期,共王时期部分器铭仍有此阶段特征.铭文基本上沿袭以上所述昭王时期出现的那种小而规整、拘谨的字型,总体显现出一种整洁的风貌.文字的象形性己甚弱,表现人体的字多不再作下跪状而下肢向下伸展.第二阶段,共王至懿王时.部分器铭于铭文布局之规整程度及字形结体上尚留有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但笔道 已粗细一致,进一步向线条化方向发展,波折与粗肥笔画皆已不存在,这显然是为了使书写更加便利.而在字形上也相对上一阶段拘谨的形式有所变化,显得较宽松,此种风格的铭文可见于共王时的墙盘铭文.本阶段另有一些器铭风格较别致,布局上均比较散漫,虽已无波折与肥笔,但字体比较开扩、敦厚.由上述可知,本期第二阶段的铭文亦存在规整与粗犷两种风格,而以前者为主流.但在本期末叶约孝王时,又已出现西周晚期金文的形式了.
本期在时间上即指夷王至幽王时期.本期有较多长篇铭文,内容多为套子化的廷礼册命.有关战争、土地狱讼 等方面内容亦较多见.宣王时出现最长的西周金文毛公鼎铭,长达四百九十九字的铭文,记宣王对毛公之诰命.此外,本期铭文末尾多有套辞,盛行“万年无疆”之类辞句.特别是本期还有许多器铭属于韵文,亦是非常有特色的.本期铭文布局工整规范,横成排,竖成列,在少数器铭拓本上可看到清楚的长方格,表明当时在制范时是采用先画格后按格作字的.本期字形特征较明显:一是普遍作长方形,字形大小相近同;二是笔道绝大多数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仅个别字,如“天”字上一横,“旦”字下一横仍有作圆点状的,“丁”字仍多写成圆点.此种金文字体旧或称为“玉箸体”.由于字形典雅,行列整齐,所以本期铭文总体上显得庄重、肃穆.如上文所言,此种“玉箸体”实源起于中期末叶,但在本期才盛行.如:夷王时的史颂鼎铭文,夷王或厉王时期的大克鼎铭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