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1:52:59
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东坡自幼

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欧阳修、苏轼结合其作品生平,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东坡自幼博贯内外群典,属文日数千言,一○五七年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在朝期间,时值王安石推行新法.
苏轼因直谏得罪了安石,遂被请出朝廷.在外期间,因心怀不平,常以诗论讽,又引起小人的讪谤,被捕入狱.安石欲置以死地.神宗念其忠心,又怜其才华,不忍深罪,遂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安石死后,司马光任宰相,苏轼复入朝,升为翰林学士,但终以才高言直,为权臣所忌恨,历贬至惠州、琼州、杭州等地,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年)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
他正任密州太守时,而他的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不见已经七年;于是写了《水调歌头》表达了欢度佳节的愉快和牵挂爱弟的情怀.想到命运却是多羁坎坷的自己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既有出世思想,更有恋世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写下来的.真实地记录了他贬谪生活的一个片段.苏轼谪居黄州,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