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答案啊!请你们再辛苦一下,说一说理由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2:00:52
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答案啊!请你们再辛苦一下,说一说理由吧!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

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答案啊!请你们再辛苦一下,说一说理由吧!
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
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答案啊!请你们再辛苦一下,说一说理由吧!

这首诗中"言尽尔意无穷"的名句是哪句!你们答案要不就一样要不就不同,我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答案啊!请你们再辛苦一下,说一说理由吧!
岑参简介】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边塞诗派诗人.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精神面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
  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平凡,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编辑本段]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花喻雪,梨花实则为白雪)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渡句,使诗之间更加的连贯.前半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后半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生动)
  [编辑本段]注释
  1.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2.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3."风掣"一词: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4.轮台:见前注.
  5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6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7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8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9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10阑干:纵横的样子.
  11惨淡:昏暗无光.
  12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
  13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14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15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16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17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18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19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20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印,动词,宴饮.
  21掣:拉,扯.
  [编辑本段]课文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层:写大雪纷飞的奇丽景象.
  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八月飞雪,已觉惊奇,而笔锋一转这“忽如一夜春风来”,更让人惊奇,而接着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第二层:用反衬法写雪天的奇寒.
  风雪肆虐,“散入珠帘湿罗幕”,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这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第三层:用夸张笔法总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
  诗人放眼雪原,一幅壮阔的立体的雪原图呈现在眼前:冰雪覆盖市面上茫茫大沙漠,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别,自有一番难言之情——我愁云才愁,为下文送别做铺垫.
  以上为第一部分:描写漫天大雪中边塞酷寒的奇丽景象.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第一层:写军中设宴饯别.
  各种乐器助兴,气氛热烈,友情洋溢.这些乐器充满异域情调,更添征人的悲壮情怀.帐内宴饮的热闹场面,热烈气氛,更衬出帐外之苦寒,如此大风都吹不动红旗,世界好像被封冻了.帐外之寒又反过来衬出帐内送别情景之热.
  作者把宴饮一幕放在偌大的冰天雪地来写,体现出他当时浓重的离情.一方面友人在如此寒冷的恶劣天气归京而担忧;另一方面为归客去后自己留边的孤寂而伤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进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二层:写轮台东门送别.
  最后四句从下面写送别之情,头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天气;后两句写惜别之情深挚动人:依依不舍,终归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难禁.雪满天山路,离情亦满天山路.
  作者紧扣当时当地的节气风物去描写送别场景,且将离愁别绪含蓄于叙事写景之中,委婉传达,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以上是第二部分:写军中置酒,雪中送别的情景.
  [编辑本段]诗体
  这首诗是塞外送别诗,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真挚友情.
  这种诗体称之为“歌行体”.
  [编辑本段]中心
  诗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奇雪奇寒,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真挚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白雪的语句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吟雪的代表诗句.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其中,“愁云”二字亦景亦情,为该篇只“诗眼”.这两句在全篇中起过渡作用.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本段]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护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