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是圆O:x^2+y^2=16上的两点,且|AB|=6,若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恰好经过点C(1,-1),则圆心M的轨迹方如题 答案是(x-1)^2+(y+1)^2=9 是圆心为C点半径为3的圆,可我总感觉不对,如题可解m点距圆心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8:56:00
已知A,B是圆O:x^2+y^2=16上的两点,且|AB|=6,若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恰好经过点C(1,-1),则圆心M的轨迹方如题 答案是(x-1)^2+(y+1)^2=9 是圆心为C点半径为3的圆,可我总感觉不对,如题可解m点距圆心距
已知A,B是圆O:x^2+y^2=16上的两点,且|AB|=6,若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恰好经过点C(1,-1),则圆心M的轨迹方
如题 答案是(x-1)^2+(y+1)^2=9 是圆心为C点半径为3的圆,可我总感觉不对,如题可解m点距圆心距离为根号7,但如果m的方程是圆心为C点半径为3的圆,那么(1,-4)也符合把,但是他到圆心的距离就不是根号7,.求解我哪里错了
还有我列的式子是 ,设m的坐标为(A,B) A^2+B^2=7 和(1-A)^2+(-1-B)^2=9 把第一个式子带入第二个式子 解出来为 A-B=0 我知道答案很好笑 但我究竟错哪了
已知A,B是圆O:x^2+y^2=16上的两点,且|AB|=6,若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恰好经过点C(1,-1),则圆心M的轨迹方如题 答案是(x-1)^2+(y+1)^2=9 是圆心为C点半径为3的圆,可我总感觉不对,如题可解m点距圆心距
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的半径为3
则设m的坐标为(A,B),则改圆的方程表示为:(X-A)²+(Y-B)²=r²,且
圆M恰好经过点C(1,-1),半径r=3
所以(1-A)²+(-1-B)²=9 即:(1-A)²+(1+B)²=9
你在解题过程中写到的如题可解m点距圆心距离为根号7,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条件中写到的是以AB的长度为直径,仅仅讲的是以3为长度的直径,而非限定以AB边为直径,且这样的圆不一定要经过A,B两点,只仅仅是要求经过点C(1,-1).
若是将A^2+B^2=7这个条件写上去了,则是将题意理解成了以AB边为直径的圆,一定要通过AB两点.
另外就是你所列举的点(1,-4),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值不具有代表性.
以AB的长为直径的圆M的半径为3
则设m的坐标为(A,B),圆M恰好经过点C(1,-1),
所以(A-1)²+(B+1)²=9
哈哈,俺错的更加厉害.
结果是:M的轨迹是两个定点.
可设M(x,y).
[[1]]
∵M是长度为6的动弦AB的中点.
∴结合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可知:
|OM|=√7.即x²+y²=7
[[2]]
易知,动圆M的半径为3
且|MC|=3, ∴(x-1)²+(y+1)²=9
把上面...
全部展开
哈哈,俺错的更加厉害.
结果是:M的轨迹是两个定点.
可设M(x,y).
[[1]]
∵M是长度为6的动弦AB的中点.
∴结合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可知:
|OM|=√7.即x²+y²=7
[[2]]
易知,动圆M的半径为3
且|MC|=3, ∴(x-1)²+(y+1)²=9
把上面的两个方程联立起来,
可得一个方程组,
解得x=y=±(√14)/2
题目错了.
收起
用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