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的表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3:38:46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理论的大踏步前进.在中国,文艺理论的繁荣甚至形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文艺理论高峰.?
文艺理论繁荣的第一个标志是大量文艺理论著作的涌现.中国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体大而虑周”的文论专著《文心雕龙》以及专论五言诗的诗学专著《诗品》.另外,还有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葛洪《抱朴子外篇》以及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肖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萧统《文选序》、裴子野《雕虫论》、萧绎《金楼子·立言》等论著.
从理论上来看,魏晋南北朝文论之特征,集中体现在对传统文艺观的反叛与新的审美意识的建立上.这种反叛和建立,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反对轻视文学的观点,提高文学的地位.曹丕《典论·论文》首先向这种旧观念开战,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葛洪《抱朴子外篇》则更进一步,提出文章与德行应当并重,甚至文章比德行更胜一筹,因为“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难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这亦从理论上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其次是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家们对於文学的审美性特征,对於文学想象,皆有着不同於两汉的新见解.曹丕提出“诗赋欲丽”,首先打破了传统偏见,?在曹丕之后,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萧统认为,文学应当“事出於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绎提出“至如文者,惟须绮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些看法,尽管有重形式之弊,却是对文学审美本质的深入认识,具有着历史进步意义.至於想象论,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想象论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想象论要深刻得多、系统得多.陆机《文赋》,以极形象生动优美的文字,首次详细描述了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构思过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日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在众多文论著作中,首推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
刘勰(约465-约520)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空前的文学巨著,涉及面之广、探讨问题之精深,在整个世界古代文论史上,大概只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婆罗多牟尼的《舞论》能与之比肩.人称《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就“体大”而言,《文心雕龙》所涉及的作家之多、文类之广、历史跨度之长,是亚里亚多德《诗学》和婆罗多牟尼《舞论》所不能比拟的;就“虑周”而言,《文心雕龙》几乎包容了文学理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所论皆十分“折衷”和全面.尤其重要的是《文心雕龙》提出了不少在它之前世界文论尚未提出或尚未全面深入论述的重要理论问题.例如:关於艺术想象,艺术批评方法,艺术风格,尤其是文学史观念.因为在文学史观念上,《文心雕龙》可谓独步一时,压倒群雄.众所周知,在刘勰《文心雕龙》之前,世界文论尚无文学史观念及其论著.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还是贺拉斯的《诗艺》或是婆罗多牟尼的《舞论》,都没有建立一种文学史的观念.即没能用史的观念来系统地研究文学现象.而《文心雕龙》全书,处处闪烁着文学史的观念.可以说《文心雕龙》的上半部,除“文之枢纽”的前五篇外,其余二十篇实际上是一部分体文学史.例如,《明诗》篇,从葛天氏之乐到《诗经》,从汉初四言、“五言腾踊”到建安诗歌,从“稍入轻绮”的晋世群才到宋初的“文咏因革”,全篇以诗歌史发展为纲“铺观列代,撮举同异”.正是在上篇的分体文学史的厚实基础之上,刘勰才总结出了下篇那“思精”而“虑周”的文学理论.而文学史的观念,在《通变》、《时序》等篇中,得到了更系统的总结.《时序》开篇即道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在《通变》中,则提出了“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基本原则.《文心雕龙》所提出的文学史观,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具有万古常新的理论价值.
这一时期,堪与刘勰《文心雕龙》相比肩的另一部文论专著是钟嵘(约468-518)的《诗品》.与《文心雕龙》不同的是:《诗品》为专论五言诗的著作,因此被后世推为诗话之祖.《诗品》评论了从汉魏到齐梁的120多位五言诗人,分置於上、中、下三品,共60条品目,从以下三个环节品评诗人:一是探讨作家艺术上的渊源所自、风格流派,如说曹植“其源出於《国风》”;二是分析作品的成败得失,优点缺陷,如评刘桢,“仗气爱奇”、“真骨凌霜”,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三是评论、比较作家的优劣高下,“显优劣”、“定品第”.在《诗品》的序言和正文中,钟嵘也谈到了不少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文学产生於现实的“感荡”,主张“赋、比、兴”结合,并“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提倡“自然英旨”,反对“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可以说,这一时期不但是中国文学理论辉煌灿烂的时代, 而且是整个世界古代文论的又一个高峰!?多元文化的交汇,不但造就了中国文论的高峰,而且还导致了中国古代跨文化文学比较批评的产生,这更值得今天比较文学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