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中帝王关系读《宫之奇谏假道》,对其中左昭右穆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不太清楚.还请各位不吝赐教这是读王力的《古代汉语》碰到的问题。书里的解释是:虞:国名,武王所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1:43:07
"宫之奇谏假道"中帝王关系读《宫之奇谏假道》,对其中左昭右穆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不太清楚.还请各位不吝赐教这是读王力的《古代汉语》碰到的问题。书里的解释是:虞:国名,武王所封
"宫之奇谏假道"中帝王关系
读《宫之奇谏假道》,对其中左昭右穆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不太清楚.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这是读王力的《古代汉语》碰到的问题。书里的解释是:
虞:国名,武王所封,为大王之子虞仲的后代。
虢:国名,文王封其弟于上阳,号西虢。文王弟虢仲、虢叔为开国祖。
大伯、虞仲为大王的长子、次子,大王于周为穆,穆生昭,故大王之子为昭。
虢仲、虢叔为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
怎样理解大“大王于周为穆”“王季于周为昭”?
"宫之奇谏假道"中帝王关系读《宫之奇谏假道》,对其中左昭右穆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不太清楚.还请各位不吝赐教这是读王力的《古代汉语》碰到的问题。书里的解释是:虞:国名,武王所封
这是一个古代祭祀和宗法制度的问题,周代规定天子可以为七位祖先立庙祭祀,始祖庙居中,周人奉后稷为始祖,始祖是不参与昭穆排列的,以下先王按左昭右穆排辈分,周朝真正建立是在武王姬发的时候,但他的父亲文王姬昌是周朝基业的奠基人,而且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商,功德至伟,所以就以他的庙为昭祧庙,武王是他的儿子,就应该居穆位,享穆祧庙,武王也有伐商大功,所以昭祧庙与穆祧庙与始祖庙三庙万世不毁,以下就依辈分左昭右穆的排,如果超过了四庙,就依次把前面的昭庙,穆庙毁掉,把神主(牌位)移进始祖庙仍按昭穆序位排列,叫做"亲尽而毁",为新去世的王按昭穆序位立新庙,总之,这七庙是三个永恒的庙和四个依次迭毁又新建的庙组成.昭穆所序的就是世代辈分.在后稷与文王之间还有许多代"先公",其中古公亶父(周朝建立后追尊为"太王")是文王的祖父,从他迁到岐山,周又开始兴旺,他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昌就是文王聪慧,又是商贵族女子(太任)所生,深得古公喜欢,太伯和仲雍看出父亲的心意,为了把王位传给姬昌就一起逃奔到南方蛮族地区,断发文身,成为句吴部落(就是后来的吴国)的首领,季历就继承了王位,后来尊称为王季,后来周朝建立,仲雍(太伯无后)曾孙周章被封为吴伯,在江南,周章的弟弟虞仲则另封于虞,在晋南.至于虢仲和虢叔是王季的儿子,文王的弟弟,封于虢.宫之齐是春秋时虞国大夫,当时虞公被晋国(始祖唐叔虞是武王子)用财宝收买,借道给晋军去打自己邻国虢国,虞虢唇亡齿寒,虞公不明白这个道理,还听信晋国套近乎的话,以为晋国不会灭掉同是太王之后的虞国,宫之齐就对他讲,虢国和晋国同是王季之后,比虞晋血缘关系还亲,晋国都要灭掉他,那就更不会念及与虞国的血缘亲情了,虞公不听,晋国果然在灭虢后回师灭虞.这里,"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的"昭"和"穆"是代指父子关系,并非是说太伯和虞仲是昭位,虢仲虢叔是穆位,因为不论从后稷子辈算起,还是由文王追溯,大王都是昭位,太伯.虞仲.王季一代都是穆位,你那个教材解释可能不大准确,当然,也可能从王季开始算的话,昭穆就变了,但文王是王业奠基者,周人一般从他算起,而且文王庙是昭庙无疑.
周人继承制度是父子相传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确定昭穆对王位继承有重要作用,可以尽量排除旁系夺嫡宗,因为兄弟相继做王的话,昭穆相同但庙就不好摆,左右横排相对的是父子,纵列相连的是祖孙,兄弟关系是无法表示的,只能取其一.如果嫡长子一系断绝,只能从下一辈的男性宗亲中挑选血缘最近的,一般就是崩王的侄子,算做过继给嫡派做后嗣.当然喽,后世有许多兄弟相继,叔侄相继的,但按照周礼是非法的,缺乏正统性的,所以当弟弟或叔叔夺取王位后,总是想方设法打击消灭兄长一系,防止合法继承者来夺权.
周的四代:太王、王季、文王、武王。
虢:本文所指西虢国的开国祖先虢叔是王季的第三子,文王的堂兄。
虞:虞国的开国者虞仲是太王子仲雍的后代。
晋:晋的开国者唐叔虞是武王之子。
至于昭穆是宗庙里通外国神位位次,体现的就是一种辈份关系,左为昭(父),右为穆(子),重复类推。太王为穆,后面的依着辈份就可以推算了。...
全部展开
周的四代:太王、王季、文王、武王。
虢:本文所指西虢国的开国祖先虢叔是王季的第三子,文王的堂兄。
虞:虞国的开国者虞仲是太王子仲雍的后代。
晋:晋的开国者唐叔虞是武王之子。
至于昭穆是宗庙里通外国神位位次,体现的就是一种辈份关系,左为昭(父),右为穆(子),重复类推。太王为穆,后面的依着辈份就可以推算了。
收起
《宫之奇谏假道》里有:
大(同“太”)伯、虞仲:周始祖大(同“太”)王的长子和次子;
王季:周始祖大(同“太”)王的小儿子,周文王之父;
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
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
晋侯:晋献公。
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
全部展开
《宫之奇谏假道》里有:
大(同“太”)伯、虞仲:周始祖大(同“太”)王的长子和次子;
王季:周始祖大(同“太”)王的小儿子,周文王之父;
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
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
晋侯:晋献公。
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
虞:国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国;
虢(guó国):国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虢仲的侯国。
“左昭右穆”在这里是说明虞和虢是“昭穆”关系,也就是同宗关系,既然“晋,吾宗也”,那么晋和虢也是同宗关系;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现在晋把(同宗的)虢国都要灭掉,对(同宗的)虞国还爱什么呢?
打字打了好久,终于写完了。希望对楼主有点帮助
怎样理解大“大王于周为穆”“王季于周为昭”?
“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
“大王是周始祖,所以他儿子王季于周为昭。”
有因为“昭生穆,穆生昭”,所以“大王于周为穆”
收起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