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假设虞公听从了宫之奇的劝谏事态会怎样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34:04
宫之奇谏假道——假设虞公听从了宫之奇的劝谏事态会怎样发展
宫之奇谏假道——假设虞公听从了宫之奇的劝谏事态会怎样发展
宫之奇谏假道——假设虞公听从了宫之奇的劝谏事态会怎样发展
晋献公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要归功于他的心狠手毒:一方面以本国宝物作诱饵,诱敌手上钩;一方面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于是,不惜以阴谋诡计骗取虞国信任,将两国逐个吞食.对于寡廉鲜耻、心狠手毒之徒不应当以仁义道德之心去对待,最好是以强硬的态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虞国的灭亡,就灭在太相信同宗亲情,对不义之徒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对方跟自己是一类人,以一种近乎于农夫的心肠,去对待凶狠的毒蛇.如果说这也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则是由自己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而导致的.如果灭亡的结果是自己一时糊涂、认识不清,被披着羊皮的狼蒙蔽了,尚还可以寄予一点同情,然而有贤臣坦诚相谏,苦口婆心地开导,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固执己见,则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一点同情.
曾经是作威作福的国君,一朝变成随他人之女陪嫁的奴隶,这种天上、地下的巨变,不能不使人感叹.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是不应当忘记的,读史可以使人明鉴,使人清醒.即使弱小而无法与强暴抗衡,那么弱小者之间的彼此照应、鼓励.安慰、同病相怜、支持,也可以让人在风雨之中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正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些从惨痛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完全可以说是千古不易的.就连平民百姓都懂得,听人劝得一半.欺人太甚的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即使无法奋起抗争,最起码是可以想法避开的.既不听劝,又不抗争,的确算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我认为,虞公听了宫之奇的建议不让晋献公借路去灭虢国,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与虢国联合抗敌,虽弱小,两国联合的力量也可能打不过强大的晋国,最后因战败而灭亡.其二,通过战争,使得晋国不得不在诸侯的干预下退兵,虞国得以保全.无论如何,总比傻乎乎地借路,莫名其妙地亡国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