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8:41:55
化石吟 教案
化石吟 教案
化石吟 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易于诵读,教学时重点指导朗读,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教师可以准备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参观调查有关自然、化石的内容,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增强感性认识.
这首诗拟用一课时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直接导入.(或者播放歌曲《木鱼石的传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还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进化的知识,巧设疑问导入新课.)
相关链接:
1.化石: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掌握下列字词.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猛犸海枯石烂引颈长吼日转星移
三、诵读感知
1.初读诗歌
(1)指名朗读,师生从字音、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初步评价.
(2)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朗读时要把握意义节奏,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澜.
(3)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
2.齐读诗歌,交流感受
学生发表看法,谈自己读后的感觉.教师引导他们从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效果等方面谈认识,并加以适当的点拨.
3.把握内容
默读诗歌,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诗歌可分为几层,大意如何概括?
学生交流后明确:
(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
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诗歌分为三层:
(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具体抒写,无限遐想
(7)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小结:化石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认知逝去的世界,正如诗歌所言:“逝去的世界说了话”.
其实,化石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化石已经苏醒,化石也刚刚苏醒,更加突出了化石的巨大研究价值.正如第7小节所总结的:它还有很多令人神往、惊讶的故事等着我们去领略.
四、分析品味语言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点拨:
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如:吟、请、神往、惊讶……→对化石的尊重、珍惜、热爱、研究.
《化石吟》让我们认识到化石是人类很好的老师,是一部极妙的教科书,是一本活生生的地球生物进化史和地球变迁史.
我们不仅要尊重、珍惜化石这样的自然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同样尊重、珍惜我们人类创造的人文遗产.
写作背景: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科学诗,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2.自由诵读诗歌,找出理解有困难的诗句或自己欣赏的诗句.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点拨,但不可越俎代庖.
补充: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结:(1)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2)之所以是“珍贵的密码”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做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3.再读诗歌
教师指导:朗读诗歌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第一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因此首先要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不能矫揉造作,要让听众听起来觉得自然.第二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第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现,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第四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
学生自由诵读,认真体会以后,分别指名两人朗读(男、女生各一名),师生再次进行评价.
五、质疑、交流
学生就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创作手法等方面自主质疑,讨论探究.教师参与讨论,正确引导,适当点拨.
示例一: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示例二: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六、拓展延伸
1.“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除了诗中的内容以外,它还会“说”什么话?
学生利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自由发挥.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表达准确,条理清晰,有完整性.
2.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活动成果,并作简要的解释说明.教师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3.学完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生物等不同角度总结得失,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
通过《化石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陌生的科学领域,科学是博大精深、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保持强烈的兴趣,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敢于探索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许多科学家都在青少年时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希望大家积极探索科学,把握未来世界!
八、布置作业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1.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请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2.面对身边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我们该如何保护和研究它们呢?请简要设计一个保护或研究方案.
九、板书设计
化石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化石吟的主要内容